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
“文化大革命 ”结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依据题干中的时间限定20世纪5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结束于1976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选项;题干中“失去个人所得,得到一个富裕、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可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到确立,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得出答案为B选项。
相关题目
党的“十八大”首次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一个核心点。下面对我国近现代法律文献共性表述正确的一项( )
(2017·宁夏·6)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下表中我国农业产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以下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2019·宁夏·6)以下图片所反映的重大活动,集中体现了( )
(2017·黑龙江龙东【森工·农垦】 ·20)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其不相关的事件是( )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三改”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 )①农业 ②工业 ③交通业 ④手工业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
热门试题
1.
下表是美国媒体对美国人的调查表。调查意见变化趋势能够反映美国
2.
(2012·浙江文综·15)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3.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整理编辑罗马法,编成《查士丁尼法典》10卷,《法理汇要》50卷,《法理总纲》4卷,再加上后来的《新律》,统称《民法大全》。由此可知
4.
(2024·广东汕头二模·5)清代前期,地方官经常劝谕百姓:“山头地角道旁溪畔,但可种植杂粮,尺寸毋使废弃;其山巅地力瘠薄之处,须更番轮种”“如多畜牛以积粪,多种桑以饲蚕,畔上种瓜以尽地力……田头种豆以备蔬菜”。由此可知,当时( )
5.
“新政府赢得了公认的大力支持,因为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撤销了所有对言论、出版和集会自由的限制,废除了歧视种族或宗教团体的法律,但是在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新政府却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这个“新政府”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