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内蒙古赤峰·10)“1978年,我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8.1平方米。许多县人均年收入低于50元;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6.7平方米,工资20年未上涨。”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B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C
住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D
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体现的是到1978年我国的人均住房及工资多年未上涨,属于经济问题,这说明当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活力,因此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B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中的内容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A项排除。住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属于材料中的内容所表明的经济体制改革一部分,C项排除。材料中的内容与科技体制改革无关,D向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题目
(2023·山东烟台·11)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西方一个经典的评价是: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退让。最关键的一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该评价认为朝鲜战争( )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2024·青海西宁·10)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三次调整。与“三次调整"的共同作用无关的是( )
(2016·宁夏回族自治区·6)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②我军逐步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③我军逐步实现现代化 ④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⑤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2022·湖南怀化·8)下图是我国1949—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2023·重庆(B卷)·10)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谈话,严厉谴责美国对朝鲜和中国领土台湾的侵略,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10月3日,周恩来请印度驻华大使转告美国政府:“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这表明( )
(2022·广东·18)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为此,周恩来在大会发言时提出( )
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2023·江苏扬州·8)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
(2023·四川宜宾·9)依据教材构建“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历程”思维导图(如图)这一历程体现了( )
热门试题
1.
东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刘备“能尽时人之器用”,孙权身边“异人辐揍,猛士如林”。不过孙、刘集团只有联盟才能与曹氏政权抗衡,在这种抗衡中,孙刘联军也只能做到“守则有余,攻却不足”。这一状况反映出( )
2.
(2015·广东五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19)“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3.
(2023·湖南张家界·1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抗美援朝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香港回归 ⑤中共十八大
4.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民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里的“光亮”是指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它解决了当时困扰人民的( )
5.
1872年,外商轮船公司要求疏浚上海的吴淞江口,奕?等认为江口沙洲可阻敌入侵,故借故拖延;1899年,外商绕开清政府自行组织疏浚事宜。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