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东青岛·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融入世界,希望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在与世界的联系互动中发展。中国迈出的第一步是( )
A
建立经济特区
B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C
香港回归祖国
D
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所学可知,我国对外开放首先是设立经济特区,之后是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顺序展开,故选A项;“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祖国统一的方针,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香港回归是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不是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排除C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外交不属于对外开放,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5·广西河池·9)尼克松在回忆他访问中国时说:“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于( )
(2024·广东广州·18)1965年,卫生部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大力培训农村卫生人员,为百姓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人民健康水平从而得到普遍提升。这体现了我国( )
(2020·广东深圳·16)“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该报道反映了( )
(2023·浙江台州·7)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得益于( )
(2024·四川凉山·8)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说道:“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根据材料,你认为香港能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2022·广东·18)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为此,周恩来在大会发言时提出( )
(2024·青海西宁·10)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三次调整。与“三次调整"的共同作用无关的是( )
(2022·四川成都·13)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下表中我国农业产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热门试题
1.
(2025·福建泉州一模·8)如图为1913年中国最早的化妆品生产商“广生行”所画的“双姝”海报。反映近代中国( )
2.
“_____。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根据上下文意,可知划横线处作者的主要论点是
3.
入主西欧前的日耳曼人也有“国王”,国王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他不能一意孤行,如死刑、囚禁,甚至鞭笞等种种事务都由祭司们决定。……日耳曼人中,小事由酋帅们商议;大事则由全部落议决。这对中古西欧政治的主要影响是( )
4.
33.18世纪的英国,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5.
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规定:“凡红军战士,家在白色区域的,以及新由白军中过来的,则在苏区内分得公田,由当地政府派人代耕。”该举措旨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