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古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09.重庆文综.15)隋唐时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A
郑国渠
B
芍陂
C
通济渠
D
邗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郑国渠和芍陂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邗沟位于淮水以北,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
相关题目
(2009.广东历史.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2014.广东文综.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2007.广东理基.6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2009.全国文综二.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2011.海南单科.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2012.全国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2008.江苏历史.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图5
热门试题
1.
下图是1958年人民日报转载的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明星报》上的一幅漫画《东风压倒西风》(图2)。漫画意图表达图2
2.
以下近代企业中,不属于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是( )
3.
下表展示的是洪堡和蔡元培两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成就及主张。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4.
(2010.福建文综.18)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图7 图8
5.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14)1984年,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说:各地区都要根据本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拟定自己的农业发展规划,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实现国家规定的农业发展指标。据此可知,这一文件的主旨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1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