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古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
农具
B
礼器
C
食具
D
货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是礼器,鼎是权力的象征,故B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13.上海单科.3)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2007.广东理基.6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2014.浙江文综.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2008.广东历史.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2014.重庆文综.2)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2016.海南单科.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2020.1·浙江高考·5)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热门试题
1.
(2012.江苏单科.1)《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2.
1947年6月,在巴黎召开欧洲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的预备会议,苏联派团参加;英法在美国指示下,建议受援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方式和条件。7月2日,苏联以经济安全为由予以拒绝并退出会议。这一事件( )
3.
(2022·广东省一模·8)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在北京颁布,规定中华民国“永为统一民主国”,中央立法权包括外交、国防等,各省可自主制订本省宪法,省级制宪机关的构成必须遵照国家宪法的规定,其立法权包括财政、田税等,从而事实上作出了联邦制的规定。这体现了
4.
(2018·山西六校第四次联考题·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24年至1929年是欧洲和平与和解的时期之一。1924年,《道威斯计划》一项有关赔款支付的协商是这一稳定过程的第一阶段。《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人承担战争责任,要求德国人答应赔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在凡尔赛,对赔款支付的数额和时间表没有达成协议。在以后几年中,这一问题不仅是协约国与德国之间,而且是各协约国之间长期不和的根源。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三个主要协约国不和的表现。(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之间问题导致的结果。(6分)
5.
1919年7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周刊的创刊宣言中写道:“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这反映了毛泽东(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