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近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09.上海历史.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
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
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乘客不分男女座”体现了不分男女、等级的特点,是对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B、C背离材料,D项材料没有体现。
相关题目
(2016.海南单科.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2020.7·江苏高考·6)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农家不再自己纺纱,逐渐购入洋纱织布。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这主要反映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2009.广东文基.24)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2017·广东汕头三模·30)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
(2014.江苏单科.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2013.四川文综.7)图2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图2
(2018·海南高考·1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13.海南单科.19)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热门试题
1.
(2024·陕西宝鸡一模·10)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出现暴政,宪法在中央政府设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平等而又独立并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不拥有凌驾于其他两权之上的优势。但是,一旦其他权力主体不肯予以合作,就会出现僵局,而当权力的行使带来严重后果时,易导致责任的互相推诿。这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2.
(2016.江苏单科.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3.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4.
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向世界银行借款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1986年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提出复关申请。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峰会上,中国正式提出打造亚太自贸区的战略构想。这一发展历程表明( )
5.
(2020·四川遂宁·5)时空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②百万雄狮过大江 ③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北伐战争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