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现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2.天津文综.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
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
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相关题目
(2008.上海历史B组.15)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度居高不下,其原因是
(2016.江苏单科.1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7)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2007.全国文综Ⅰ.21)图六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2013.海南单科.23)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2008.宁夏文综.33)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2013.重庆文综.9)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2010.海南单科.24)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2009.江苏历史.1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2017.4·浙江高考选考·15)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德州三模·10)格里芬是神话中欧亚草原上黄金宝藏的守卫者,其形象主要呈现为:鹰头、鸟翼、狮身。图3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这反映出( )
2.
(2023·山东济南·10)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为此,他参与领导了( )
3.
(2019·四川南充二模·33)13世纪英王为树立王朝权威,需要教士、骑士和市民的支持,特别是富裕市民的财政支持,召开大家开会的场所便是议会。近代英、法、美、德等国,相继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到今天代议制在世界更是普及。这表明代议制
4.
(2021·湖南六校高三4月联考·4)下表为唐代某一时期均田制下农民家庭经济运转情况表。据此可以推断出,唐代这一时期( )
5.
(2018·河南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题·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为了不“屈节辱命”,甚至不惜“引佩刀自刺”。苏武后来被放逐到荒凉的北海,掘取野鼠、收藏草实来吃。在艰苦的环境下,苏武学会了“网纺缴,檠弓弩”,仍然坚持“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被扣在匈奴共19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成为“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典范。汉宣帝时,苏武已经成为图画形貌于麒麟阁的11位名臣之一。 历代多有以“苏武牧羊”为主题的画作传世。据戏曲史学者研究,有关苏武事迹的戏曲剧目有《苏武牧羊记》《苏武和番》等。元杂剧《持汉节苏武还乡》《苏武还朝》《苏武持节》,传奇《白雁记》,清杂剧《雁书记》,也都记述了苏武的故事。 ——据《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武出使匈奴能够“不辱君命”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武对后世产生的文化影响。(9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