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材料只是提及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梭伦反对奴隶制度,且梭伦反对的是债奴制而并非整个奴隶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讨论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权利平等,且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推行财产等级制,并不主张权利平等,故B项错误;梭伦提出贫富差别并非为了抨击它,其意在强调道德比财富更重要,故C项错误;根据“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可知梭伦更注重人的道德而非外在的财富,说明他具有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12·江苏单科·1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2022·广东高考·12)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 )
(2021.12·黑龙江学业水平·17)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的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是( )
有研究者认为,路德言论可说是一贯地将权威基础诉诸《圣经》以及受《圣经》约束的理性与良心,这意味着他也将个体的自由,从集体的权威秩序中解放出来,使得内在良心得以直接面对上帝,而挣脱精神权力的枷锁。该学者意在强调宗教改革( )
(2020·山东济南三模·13)在工业革命中白手起家的新兴工业巨子们虽站到了财富的顶峰,但却始终被以贵族文化为主导的英国社会视为“暴发户”。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效仿贵族的生活方式,视追求完全的“贵族化”作为目标,这腐蚀了他们的事业心和创业精神。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23)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斯大林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和意志鼓舞着苏军战士,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 )①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 ②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③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④迫使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2008·广东单科·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材料三1958你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你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问题:(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4分)(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5分)(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4分)(4)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答案】
(2017·海南高考·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2019·云南昆明一中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33)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这表明( )
(2009·广东单科·2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0··1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2.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并且可以——直冲向中东……”1942年春,罗斯福的这一观点( )
3.
(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33)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1304年—1374年)认为:在上帝的创造物中,人占据最高地位,因而对上帝的认识达到一定度就可以了,应该把人作为思考的对象。这说明他
4.
图5反映了某一时间段的战争分布情况。该时间段为( )图5
5.
(2008.上海单科.28)“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