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9世纪以后,非洲一些国家为掠夺奴隶发动战争。从8世纪中期到1500年,非洲约有1000万人被卖为奴隶,阿拉伯帝国时代两河流域南部爆发的大规模奴隶起义,其主要成分是非洲黑奴。这可用于说明( )
A
西欧殖民者贩卖黑奴历史悠久
B
贩卖奴隶为非洲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C
非洲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D
非洲农业发达为海外贸易繁荣奠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9世纪起非洲国家为掠夺奴隶发动战争,大量非洲人被卖为奴隶甚至引发起义,结合所学可知,欧亚等周边国家已经进入封建社会,两相对比非洲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故选C项;西欧殖民者如葡萄牙、西班牙在15世纪末才开始大规模贩卖黑奴,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贩卖奴隶造成非洲人口锐减、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不可能“为非洲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排除B项;“非洲农业发达”应是产业产量高、农产品丰富,与材料侧重非洲奴隶贸易相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做官,就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终南山,希望得到征召。后因此博得名声而被征召入仕。司马承祯也曾被召,想归山。卢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缓缓地说:“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这说明唐代( )
(2008·广东单科·2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2021·安徽省宿州市重点中学高一期末·7)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一些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
(2020·山东潍坊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考试·5)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征伐中亚,遭遇强大帝国战败,对他的敌人的正确的描述可是( )
(2021·天津高考·12)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
(2009·江苏单科·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2020·内蒙古乌兰察高三1月调研·33)某学者指出: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欧洲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该学者意在强调( )
(2019·海南高考·18)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
(2014·海南单科·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
(2015·海南单科·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淄博高三一模·5)1858年,湖南巡抚骆秉章谓:“道光初年,每银一两尚止易钱一千三四百文,自后渐次增长至二千文,近更增至二千三四百文。农民以钱易银,完纳钱漕。”这一现象( )
2.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3.
(2015·天津文综·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6分) 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2)材料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3)材料三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4分) (4)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2分)
4.
(2019·湖北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考试·24)孔子本无禁欲思想,宋儒却将之阐发为“存天理,灭人欲”;孔子自称“述而不作”,康有为却附会成“托古改制”。这些现象
5.
(2014·江苏宿迁·1)《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