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重庆高考·2)北魏均田令规定,奴婢按编户民标准授田,但要求“奴从耕,婢从织”。北齐均田令规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隋承齐制,大业元年(605)又规定“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依附民)之课”。这意味着( )
A
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
B
北齐奴婢不再授田
C
承担赋役是授田前提
D
隋代废除定额租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从北魏到隋朝的规定可以看出,奴婢和部曲授田与承担赋役是相关的,如果不承担赋役,则可能不再授田,故选C项;题目中的信息并没有直接说明均田制遭到破坏,而是说明了授田与承担赋役之间的关系变化,均田制遭到破坏是到唐朝中期,排除A项;题目中的信息并没有说奴婢不再授田,而是说如果限外不课田,则不输税,排除B项;题目中的信息并没有提到隋代废除定额租调,而是关于奴婢和部曲的赋役问题,且隋代仍然实行定额租调,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双璧,两者各有特色,其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教育改革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体系中的神山,地理位置古无确指,或曰在“宗周瀍(chán)水以西”,或曰临近“西戎”。汉武之时,张骞在于阗(今新疆和田)南山发现有河发源,因传说“河出昆仑”,武帝遂将此山定名为昆仑山。昆仑山由虚到实的变化( )
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
(2024·重庆高考·3)唐朝为边疆防御设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而密切的关系。节度使的设置缓解了边疆外族势力对朝廷的压力,然而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说明节度使( )
北宋前期朝廷向大批普通官员颁授“敕授告身”作为委任凭证,其文词虽由中书门下的舍人院负责起草,但告身文书在形式上却由三省和吏部签署下发。这说明( )
热门试题
1.
(2018·山东日照一模·4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 ——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7分)
2.
图2为全球100强非金融性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资产、销售和就业上占总公司的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 图2
3.
(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二·15)1978—199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355亿元增长到9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9.9%上升到38%。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4.
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二十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下表所示:“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这一举措( )
5.
(2017·湖北仙桃、潜江、天门、江汉油田·13)“_____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中“ _____ ”处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对哪项重大措施的抨击(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