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顺口溜反映的政策最先实行的省份是( )
A
安徽省
B
山东省
C
辽宁省
D
广东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这句顺口溜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政策最先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以大包干的形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体现了其特点,故选A项;山东省在农业发展中推行过类似措施,但并非“大包干”政策的最早实施省份,排除B项;辽宁省以工业建设为主,农村改革非其先行领域,排除C项;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经济特区建设突出,但农村包干制发源于安徽,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
(2023·辽宁高考·13)表1 1840年法国最高纳税人职业表(纳税货币单位:法郎) 据表1可知,当时法国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2024·江苏高考·10)1980年,攀枝花当地报纸发表《关心群众生活,为子孙后代造福》一文,表达了人民迫切希望喝到优质水的心声。南京大学地质系肖楠森教授闻讯后多次到当地勘查,利用他的“新构造控水理论”成功找到了地下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不畏艰难,为全国许多地方解决了饮用水问题。这反映出( )
(2023·福建高考·13)研究显示,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从未认为自己是“拜占庭人”,而以“罗马人”自称;他们自视为罗马帝国皇帝,延续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拜占庭帝国
1995年,湖南省土地承包期续签工作基本完成,80%的农户续签了延包合同。同时,出现了拍卖租赁、招标承包等多种使用权转让形式,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开始形成。这( )
(2024·广东高考·5)《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这反映元朝( )
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一文,以达尔文、斯宾塞的学说阐述国家盛衰治乱之理。文中以“群”对应英语中的society,并首揭“群学”一语。此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逐渐萌生“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维新思想,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群与学、群与强、群与治、群与变、群与会的关系,认为“合群”是传播新知、开启民智、实现自强的有效手段。作为联结同志,开通风气的一种有效方式,组织学会自然是“合群”的题中之意。 因此,学会便作为康、梁等人“合群立国”的主要举措之一,应运而生。——摘编自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材料二1900年以后,绅士在城里办商会、学校,建立各种组织,结社非常普遍,“社会”极为普遍地成为其总称。从 1902年起,报刊中“社会”的使用次数开始增加,逐渐取代更具有传统政治色彩的“群”。1903年,革命刊物《浙江潮》发表的《新社会之理论》一文,广泛使用近代意义的“社会”概念;革命党人陈天华在《苏报》上撰文,强调学生与“各级社会”不同,是“祖国存亡之关键”。 1904年后,“社会”一词高度普及。伴随“社会”一词的风行,时人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政治变革和社会改造。部分革命党员意识到自己是“中等社会”的代表,必须以“下等社会”为依托,为根据地,并自信有能力领导“下等社会”进行“有秩序之革命”。尽管“中等社会”并没有真正把“下等社会”发动起来,但他们领导的革命则是一个承先启后的历史环节。——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整理材料三“社会”一词的逐渐普及与社会主义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同一历史过程。根据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104次;1921—1922年间高达 685次。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其中写道:“自马氏与昂格思合著《共产者宣言》……大家才知道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下,先进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写出康、梁等人“群学”思想的关键词。结合所学,概括维新派传播“群学”思想的根本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 20世纪初“社会”一词逐渐取代“群”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11年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领导“有秩序之革命”的重要举措。(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 1919—1922年间《新青年》杂志中“社会主义”一词使用次数激增的国内动因。从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简析“先进知识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缘由。
热门试题
1.
(2023·北京顺义区一模·3)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理解正确的是①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②家庭是主要生产单位③手工业产品质量好 ④男女分工非常的明确
2.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19)有学者说,在宗教气息浓郁的16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传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教和《圣经》精神的,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传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这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改革家
3.
(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4.
19世纪初阿根廷大量出口谷物、肉类和毛皮等,1853—1873年间阿根廷出口总额增长七倍,牛羊饲养业主对修筑铁路,建立肉类包装厂持反对意见。与此同时,外国资本大量流入。这表明当时阿根廷()
5.
(2020·江苏泰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作者意在强调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7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3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