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非官答)1905年前后,绅商、华侨、学生等群体通过电报向清廷外务部表达反对外国强占领土和革新政治的救亡诉求,清政府限收电报后,《新闻报》《申报》等近代报纸设立“公电”栏目予以刊载,这扩大了民众声音的传播范围,促进了社会舆论的形成,体现了传媒在清末救亡图存运动中助力民众表达反侵略和变革的意愿,故选A项;1905年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但改良派仍主张君主立宪,且传媒刊载公电仅为信息传播,并非思想转变的推动力,排除B项;清政府限收电报反映其抵制改革的立场,报刊刊载公电是对民间诉求的助力,而清末预备立宪是革命压力所致,传媒的作用极其微弱,排除C项;公电刊载聚焦民众诉求的传播,未体现外交政策转变,且传媒的作用也不足以使清政府外交政策转变,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