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内蒙古赤峰·15)某兴趣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概括准确的是( )
A
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
B
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
农奴制成为两次改革的焦点
D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分析信息,从“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为了发展手工工场强化了农奴制,从“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可知,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由此可知,两次改革的焦点之一都是农奴制,故选C项;彼得一世改革的确强化了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的确废除了农奴制,但A、D两项均无法概括俄国两次改革和图表内容的共同点,排除A、D两项;彼得一世改革的确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但图表内容无法反映这一史实,排除B项。
相关题目
(2023·陕西(A卷)·10)历史课上提到“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年”等关键词。据此可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 )
(2020·河南·20)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和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他”是( )
(2023·四川攀枝花·23)“林肯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该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
(2016·内蒙呼和浩特·13)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是( )
(2023·湖南衡阳·21)今天的耒水和耒阳等地名因谁在此发明耒耜而得名( )
(2022·湖南益阳·1)晋代文学家挚虞有诗曰:“神农居世,通变该极。民众兽解,乃教稼穡。聚济交市,草木播植。务济其本,不通其饰。”劳动创造幸福,诗中“教稼穑”的人物是传说中的( )
(2020·四川自贡·20)德国沃尔夫评价巨著时说:“(它)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详细地阐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等,委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这巨著是( )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12)持续40多年的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要现象。在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中,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处于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据此可知冷战( )
(2018·贵州贵阳·13)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1932年的48.2,下降了54%。在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了70%,大豆、棉花、黄麻、咖啡等跌价50%以上。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2023·湖北荆州·13)列宁说:“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改为‘围攻’……”。这表明苏维埃俄国将( )
热门试题
1.
(2019·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32)《十二铜表法》中的一些条款指出,自由民与贵族,享有同样的财产私有权,还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具有法律效力”。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2.
(2017·山东滨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魏晋南北朝农业生产工具只有三十多种,到元代,王帧《农书》中记载的农具已多达一百零五种,这些新式农具广泛利用了机械原理,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 )
3.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4.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5.
(2024·福建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7)1895年,严复说:“求才为学二者,皆必以有用为宗。而有用之效,征之富强;富强之基,本诸格致;不本格致,将无所往而不荒虚,所谓‘蒸砂干载,成饭无期’者矣。”这表明严复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5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5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77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