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四川攀枝花·30)《联合国宪章》规定: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这表明联合国的宗旨是( )
A
促进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
B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
D
积极推动多极化格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联合国旨在消除威胁和平的活动、对侵略行为和破坏和平的行为采取办法,说明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故选B项;题目没有提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容,且不是联合国的宗旨,排除A项;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与联合国无关,排除C项;联合国不能推动多极化格局,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贵州黔西南州·18)下列两次工业革命的部分发明,都直接促进和发展了( )
(2019·海南省·19)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重要篇章。回眸其中一国的演变历程,排序正确的为( )
(2023·四川广安·8)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公上说:“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这表明他深受( )
(2019·广西柳州·14)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均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 )
(2020·北京·26)某位历史人物认为,1914年时英国人仅以几万名官员和士兵就统治了3亿印度人,这是因为各阶层正与英国人合作。如果取消这种合作,英国的统治必将崩溃。这位历史人物是( )
(2020·四川成都·20)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进入21世纪后,中央政府扩大香港人民币业务,推动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中心,在珠海横琴岛建设澳门大学新校区。中央政府的上述举措( )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23)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斗争方式不同”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民族英雄是( )
(2023·四川攀枝花·28)中、英、苏、美等大国认为法西斯“攻击一方,就是攻击我们全体”。该认识的产生得益于( )
(2024·江苏苏州·1)苏州塘北遗址的良渚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出土了房屋基址,还发现了大面积古水稻田遗迹、墓葬等。墓中随葬玉石器等,显示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这表明当时的人们( )
热门试题
1.
下列通过解读史实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648年10月,统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通过多边多轮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最突出的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摘编自韩略、刘伟博《试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的国际关系格局转换》材料二1815年6月9日,英、奥、法、俄、普、西、葡及瑞典签署《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宣告结束。在维也纳会议上,反法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为了防止革命对本国的政治统治形成威胁,制定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主义”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它们首先恢复了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葡萄牙旧王朝的统治。而且,为更有效地维护这一体系,1815年9月,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积极倡议下,欧洲各国君主建立了“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义。俄、英、普、奥等欧洲强国为了解决列强有关领土纷争的矛盾,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领土补偿”原则,即列强的利益可以失此得彼。由于这个原则,各列强既得利益不但不受损失,而且可以明目张胆地宰割和瓜分弱小国家。——摘编自于光胜《马克思恩格斯论维也纳体系的实质》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逐渐形成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国际法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同时,从传统的国家领土逐步扩展到外层空间、海床洋底、南北极地甚至网络空间等,新涌现出诸如国际行政法、国际旅游法、核法和极地法等数十个新分支(部门法)。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多地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日益成为维护人类普遍价值和利益的法律秩序。——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也纳体系的实质,并指出这一体系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处理国际事务的共通之处。(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法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法的认识。(11分)
3.
(2025·山西长治高三11月月考·5)魏晋玄学家何晏、王弼以《老子》《庄子》的思想解释《周易》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以道家的“自然”为无,儒家的“名教”为有。这表明当时( )
4.
(10分)明堂材料一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亞”形布局。材料二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亞”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亞”形。材料三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6分)(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4分)
5.
1961年1月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强调:“今年搞个实事求是年,当然不是讲我们过去根本一点也不实事求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对实际情况不大摸底了……我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很少了。”材料表明当时我国(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68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3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