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四川内江·13)1932年,苏联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70%,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距大大缩小,这显示了( )
A
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B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高度集中体制的正确性
D
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1932年,苏联开始实施并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因此,根据这个时间节点可排除A.D选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是从1921—1925年,而赫鲁晓夫改革开始于1953年。苏联“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归功于苏联人民的辛勤劳动,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苏联高度集中体制应一分为二,客观评价,最终也正是因为高度集中体制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题目
(2023·辽宁营口·21)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下列措施,体现罗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图的是( )
(2019·青海省·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战斗,最终赢得了胜利。二战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
《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洋货不止可以在一个通商口岸任意销售,在未拆封情况下,还可转运其他通商口岸售卖,且无需重新交税。这表明,通商口岸的开放( )
(2024·江苏镇江·24) 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起初怀疑苏联为新社会制定的计划,许多人都认为它们一定会失败。随着一系列五年计划的展开,怀疑为真正的兴趣所代替。”西方人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苏联( )
(2018·山东泰安非毕业·10)日本国于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50—70年代两次崛起,其相同的因素是( )
(2020·湖北恩施·24)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同年8月上旬,苏联履行其在某次国际会议上的承诺,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该国际会议是( )
(2024·山东烟台·25)无论从区域经济整合到全球影响力提升,还是从本国独立外交到未来发展预期,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时期像21世纪第三个10年初始阶段这样,非西方国家呈现出群体性独立自主式崛起,展现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与自主成长的活力。材料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 )
(2020·广西南宁北部湾·15)右边的学习卡片摘录了一场战役的部分信息。该战役的发生( )
(2024·云南中考·24)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该法的实施( )
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律。其影响是( )
热门试题
1.
(2025·湖北部分学校高三上12月联考·6)1892年,湖北织布局建成并开工生产,配备英国布机一千张、纱锭三万枚。织布局所产布匹投放市场后,“甚合华人之用,通行各省,购取者争先恐后,以故货不停留,利源日广”。由此可知,湖北织布局的建产( )
2.
(2024·黑龙江龙东·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3.
(2013·广东文综·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4.
(2009.广东理基.6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5.
(2024·山东潍坊二模·6)图2为1919年《晨报》“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的头题文章(节选)。该文章旨在( )图2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