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四川内江·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西安发现了一处我国仰韶文化典型代表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考古学者复原了聚落房屋,如图。其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半坡人
C
山顶洞人
D
炎黄部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陕西西安发现了一处我国仰韶文化典型代表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和复原的聚落房屋图片“半地穴式房屋”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居民是陕西西安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故选B项;北京人发现地点在北京周口店,以群居生活为主,尚未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山顶洞人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但居住以洞穴为主,发现地点在北京周口店,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炎黄部落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地域在黄河流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4·安徽省·1)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不同,有的称年号,有的称庙号,有的称谥号。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
(2018·山东烟台·1)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2023·重庆(B卷)·2)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如图所示)这表明魏碑艺术( )魏碑《张猛龙碑》(拓片)
(2023·山东聊城·5)“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考其渐积之基,其道德虽不及于三代,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这段文字评述的是( )
(2019·云南省·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图1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这一远古人类是( )
(2024·贵州铜仁·1)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其中,变法成效最大,为之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变法是( )
(2020·湖南岳阳·29)“(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表明西周初年实行
(2017·云南昆明·1)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2023·辽宁大连·1)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2023年是我国十二生肖纪年的兔年,如果用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书写“兔”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2022·广东省)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并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下列哪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的对象()
热门试题
1.
(2016.天津文综.7)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2.
(2021·广东汕头潮阳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3)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3.
(2024·济南·24)“这一体系因无法消除列强之间的根本利益冲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危机’或‘20年体战’期间逐渐崩解,最终走向一场新的、更大的世界战争。”“这一体系”是( )
4.
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5.
1921—1927年,苏联本国生产的拖拉机(按功率计算)只占供应农业的全部拖拉机中的8.3%,从1933年起,苏联不再进口拖拉机,全部国产;1940年机械动力已占农业动力的77.7%。苏联粮食年平均产量在1925—1927年期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为7360万吨,二五期间为7290万吨。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87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3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7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