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四川成都·2)如图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雕刻的浮雕,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这一风格能够佐证当时( )
图1
A
经济的发展
B
艺术的高超
C
民族的交融
D
军力的强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是我国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孝文帝时期实行了汉化改革,其中“改穿汉族服饰”是题干信息“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的最重要原因,反映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的交融,故选C项;题干图片反映的孝文帝汉化措施中关于服饰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项;题干图片中“汉族风格的服饰”亦不能反映“艺术高超”,排除B项;“汉族风格的服饰”亦不能佐证北魏军力的强盛,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甘肃兰州·1)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
(2023·浙江湖州·1)在某展厅,小明读到了“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的导览内容。据此判断本展厅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2023·黑龙江大庆·2)梁启超在《世界伟人》中这样记载:“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 )
(2020·甘肃兰州·3)小明的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却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爸爸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2022·深圳·1) “一粒深埋在遗址里的稻米,几块掺杂了碧糠碎谷的陶片,代表了古人向土地探寻食物的智慧,也记录了一场作物生产的革命。”这场“作物生产的革命”指的是( )炭化稻米
(2024·山东聊城·2)“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3)某工程具有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这项工程是( )
(2022·广东省)2020年3月22日,成千上万的咸宁市民怀着感恩的心,自发前往咸宁市人民广场,礼送云南抗疫援咸医疗队凯旋。“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的元谋人距今约( )
(2023·湖北恩施·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三个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2017·山西省·2)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有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 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③造纸术的发明 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热门试题
1.
(2024·安徽安庆一中三模·16)下图是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比例结构图。该结构图反映了( )
2.
(2023·福建漳州一模·11)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由此可知全会
3.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4.
“在西海岸,大批招募的劳工是与众不同的人种。他们从工资中节衣缩食,然后越洋寄回家中。他们住在城镇中充斥着肮脏、污秽的最拥挤最便宜的公寓,他们的饮食(主要是蔬菜)是最便宜的,无论多低工资他们都愿意接受。我们美国人民还是愿意让现有的他们留在这里,但前提是绝不允许再有他们新的劳工在此登陆。”(《内务委员会关于移民和入籍的报告》)这段材料表明
5.
(2023·江西九江一模·8)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认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内容是“集体化加机械化”模式。20世纪60年代,在逐步了解、研究了西方国家农业发展的事实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内容转变为有步骤地实现“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电气化”。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