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东聊城·3)胡床、椅子和方凳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主要得益于( )
A
科技文化发展
B
民族交流交融
C
中原人民南迁
D
江南地区开发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胡床、椅子和方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带来了其生活方式,对中原地区产生了影响,这体现了当时出现了民族交融,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坐具等传入内地,与科技文化发展无关,排除A项;中原人民南迁带去的是中原的生产方式,并非少数民族坐具,排除C项;江南地区开发与中原人民南下有关,与少数民族内迁关系不大,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四川内江·3)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评论如图著作的创作者是“史界太祖、中国通史之创始者”。享有这一崇高声誉的历史人物是( )《史记》书影
(2020·云南昆明·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
(2019·广西玉林·2)“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
(2022·黑龙江绥化·1)在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以干栏式建筑为主要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
(2024·江苏连云港·4)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出( )
(2024·吉林中考·1)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 )
(2022·甘肃金昌·1)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农作物主要是水稻;而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主要种植粟。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2022·福建·5)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体现了先民( )
(2023·辽宁鞍山·4)胡豆、胡麻、胡桃是原产于西域的物种,它们传入中原是通过( )
(2018·江苏盐城·1)《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热门试题
1.
(2014·海南单科·22)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
2.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14)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出现了一种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这些人对于当时西方社会的种种现象感到不满,进而进行批判,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在美国也流行“垮掉的一代”文学,辐射了美国当时一大批年轻人的心态。这些文学流派
3.
(2015·天津文综·11)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
4.
(2019·湖南永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1)学者陈晓楠曾说:“这部充满时代气息的著作,既没有能够在太平天国内部化作征伐江山的动力,也没能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任何的影响,……但依然给这个腐朽的农民起义运动,带来了一抹亮丽的新鲜的时代色彩。”材料所评论的著作是
5.
(2022·湖南娄底·24)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为中国战区的对日受降和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做了必要准备的历史事件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8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51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9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