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浙江台州·15)“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抱天子兮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霍去病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邓世昌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中的“杀尽倭奴、戚少保”可以判断“戚少保”是指戚继光,“倭奴”是指倭寇。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代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倭寇到处抢劫财物,屠杀人民危害极大。年轻将领戚继光受命到浙东抗倭,到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相关题目
(2022·内蒙古赤峰·3)由下表可推知( )
(2023·江苏泰州·8)《东京梦华录》记载: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材料反映宋朝( )
(2020·山东东营[八年级]·7)《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材料反映了南宋都城( )
(2022·山东滨州·5)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材料所反映现象的背景是( )
(2022·湖南湘潭·3)某同学搜集了玄奘、鉴真、遣唐使、崔致远等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
(2016·内蒙巴彦淖尔·7)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这样的剧情,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2018·山东烟台·5)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020·江苏南通·18)灭掉陈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局面”的统治者是( )
(2015·安徽省卷·3)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2022·四川德阳·13)根据如图中的信息,作为史料,如图可以用于研究( )
热门试题
1.
(2018·湖南常德·5)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朝前期疆域南到( )
2.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以往翻了一番还多,造成了税收和政府支出大幅度上扬的局面。这种情况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的批评,被认为对经济增长构成阻碍。这表明
3.
嘉庆前期,江南官民不再以传统的奢华与精致为时尚,转而追求西方器物与审美。海宁人陈鳣细致地记录了这一风俗变化,谓:“夫居处之雕镂,服御之文绣,器用之华美,古之所谓奢也。今则视为平席无奇,而以外洋之物是尚。”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
4.
下图反映的是1934~1936年中国部分华商企业发展状况。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表明( )
5.
(2024·黑龙江牡丹江·15)张謇说:“国家如同一棵大树,教育是花,军队是果,而实业是根。”他认为救国的根本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