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东潍坊·4)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一度出现了农民竞相种植春小麦的现象,种麦倍于种稻。其原因在于( )
A
土地开垦数量增加
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南稻北麦格局改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可知,南宋初年,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中原地区被金军占据,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了小麦在南方的大量种植,故选C项;土地开垦数量增加与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无关,排除A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唐朝中期,排除B项;南宋时期,南稻北麦格局并未改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济南·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2019·湖北黄石·7)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 )
(2020·山东东营·6)导致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2019·湖北荆州·15)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
(2018·湖北黄冈·17)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
(2023·青海西宁·1)青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原王朝、鲜卑、吐蕃等均在这里留下了历史印记。境内“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汉唐古堡、“喇家遗址”“唐蕃古道”、玉皇阁、丹噶尔古城、乐都瞿昙寺等记载着青海的历史和文化。旧石器时代的打孔石器、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反映出青海与中原文化、欧亚草原文化、南亚文化等多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反映了青海文化具有( )
(2014·山东临沂·6)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2020·内蒙古赤峰·3)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2020湖南郴州·3)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从材料中可知这本书最早成书于( )
(2014·山东济南·4)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热门试题
1.
(2024·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拟·6)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厂丝和土丝市场产销状况统计(单位:担)。其中,土丝主要是供土法纺织者购用,厂丝主要向欧洲出口。据此可知( )
2.
(2023·山东临沂一模·13)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这说明
3.
(2024·河南郑州二模·1)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
4.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使有议置造船械,师夷长技者,则曰‘糜费’,苟有议翻夷书,刺夷事者,则必曰‘多事”’。这从侧面反映了
5.
(2022·甘肃兰州·13)兰州市正在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民族关系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实行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89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4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8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