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四川成都·10)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画家徐扬创作了《盛世滋生图》,该图描绘了苏州的市井风情。据统计,图中共绘有人物12000有余,船近400只,桥50余座,店铺200余家,中式房屋2000余栋。该图反映了当时( )
A
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B
尖锐的人地矛盾
C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D
繁华的城市风貌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题意可知,《盛世滋生图》描绘的是清朝苏州的市井风貌,图中人物众多,店铺林立,船只往来不断,表明苏州物产丰富、贸易兴盛,反映了当时苏州繁华的城市风貌,故选D项;《盛世滋生图》展示了苏州城的繁华景象,不能反映对外政策,“包容开放”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绘画没有体现人地矛盾,排除B项;绘画没有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当时中国国门尚未打开,并未出现大量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2·山东青岛·11)明清时期的中国,在世界文明的赛场中逐渐落后,又因为虚弱与自我陶醉错失了开拓市场、拥抱世界的机会。这一时期“虚弱与自我陶醉”的表现有( )
(2023·山东青岛·12)有一位年轻将领,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建立了一支由农民和矿工组成的军队,并创造了“鸳鸯阵”。他率军英勇作战,为东南沿海倭患的基本解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位将领是( )
(2023·青海西宁·5)《元史·地理志》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都)不逮(及)元。”为管理台湾地区,元朝设置了( )
(2017·黑龙江龙东【森工·农垦】 ·2)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
(2023·甘肃兰州·9)下面是某校学生小组探究活动记录卡,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2014·四川乐山·1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2023·四川遂宁·1)宋朝诗人汪洙《神童诗》有云:“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该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某种制度下人们对读书的重视。这一制度是( )
(2014·江苏苏州·4)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2020·山东东营·6)导致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2023·四川成都·4)北宋时,苏轼曾写道:“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地),较之佝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用有利于( )
热门试题
1.
2.
(2024·山西太原三模·11)明治以前,受朱子学影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时期,日本思想界赞扬王安石辅佐神宗,其取市易、青苗、均输等干涉主义手段,使国家握有利权,兴实利与人民,与当时泰西经济观念相同。这一变化反映了( )
3.
始于12世纪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主要是私法研究的勃兴,在“复兴的罗马法”的结构中,它的法律制度不是基于形式法律的原则,就是基于物质的原则,这主要理解为经济方面和功利主义的考虑。 罗马法复兴是因为罗马法
4.
(2021·广东汕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15)1917~1920年,苏俄的国家粮食采购量迅速增长,1918年采购量为3000万普特,到1920年增长到2.6亿普特。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苏俄
5.
两税法实施于______年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89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4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3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8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