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江苏无锡·5)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途径和动力。元朝时,来自中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互相通婚,逐渐吸收交融而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
藏族
B
党项族
C
回族
D
女真族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相通婚,逐渐融合,最终在元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选C项;藏族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排除A项;党项族是古代西北族群,属西羌族的一支,也称“党项羌”,排除B项;女真族,今称满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辽宁沈阳·2)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下列图片相关的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2019·黑龙江大庆·12)下列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为新大陆的发环球航看提重要条件的是( )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8)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都出自于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是( )
(2014·江西抚州·3)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
(2020·广东深圳·9)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特许设立了一个对外贸易机构,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并管理外国商人。这一机构是( )
(2017·贵州毕节·15)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你认为第二种东西是( )
(2023·山东菏泽·6)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两幅图片中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2023·山东青岛·13)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下表的归纳,能得出的结论是( )
(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5)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
(2018·山东威海·2)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波罗来华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马可
热门试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永乐元年,获取帝位不久的朱棣,因古今事物散于众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下令解缙等翰林学士编修《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编纂完成后,朱棣亲撰序文:“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典奥。”——据《明太宗实录》等整理材料二 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强洗劫,加上一些官员监守自盗,《永乐大典》破坏严重。1894年清点时已不足800册。庚子事变,翰林院遭到围攻使馆的国人的焚烧,其所藏《永乐大典》一部分毁于大火,一部分被劫掠他乡。1909年,藏书家董康携17册东渡日本贩卖。一摘编自张升《《水乐大典》遭劫难的真相》等材料三 表3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永乐大典》回流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情况(部分)。——摘编自陈红彦《<永乐大典>的收藏及流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永乐大典》的价值。(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永乐大典》在晚清散佚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加速国宝回流”话题提出你的建议。(4分)
2.
(2024·陕西咸阳一模·15)下图是1960年与1965年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
(2022·海南高考·13)下图是1953年苏联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它揭示了
4.
下列史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②“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③“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④“中国民族既已一致觉醒……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卫自助,以抗暴敌”
5.
(2019·四川德阳·23)图3所示时间轴承载的史实反映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7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51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9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