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1.6·浙江高考·4)《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A
推行科举制
B
令各郡国建立学校
C
不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D
重新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汉武帝时代,除了建立太学之外,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故选B项;汉武帝推行察举制,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为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汉武帝改变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排除C项;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重新”说法错误,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4.四川文综.5)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2025·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联盟高三联考·6)长官司是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一种地方政权机构。通过任命当地有威望的人士担任长官来维护中央集权。长官司职位往往可以世袭,职责包括管理地方事务、维护社会治安以及征收税赋等。明清继续沿用这种制度,成为土司制度的一部分。这一机构的设立
(2019·湖南衡阳三模·24)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2015.江苏单科.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2018·湖南郴州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题·30)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 )
(2017·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二·29)1903年,湖南第一女学堂创办,第二年湖南名儒王先谦纳女学生为妾不成,指使巡抚上折称“湘省女学并无实用,徒为伤风败俗”,导致学堂被清廷查封。1905年,朱剑凡以办“家塾”之名偷办女校,为周南女校的缘起。这主要反映出清末
(2014.福建文综.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7,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图7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格为1~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为10~14克,在威尼斯为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为20~30克。”这反映
(2024·天津部分区高一期中·23)从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到派遣驻藏大臣,从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到实行金瓶掣签。清朝治藏政策的特点是
热门试题
1.
1927年前后,俄罗斯联邦集体农庄与个体农庄每100俄亩(约109公顷)的装备对比如下表:这说明与个体农庄相比,俄罗斯联邦的集体农庄
2.
(2019·四川乐山一模·24)《弟子规》列述了弟子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其中的“首孝弟”采用了《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同“悌”)”的文义。“首孝弟”的制度渊源可能是
3.
(2017·天津高考·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4.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5.
(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