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广东韶关一模·24)“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
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
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
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
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诸侯国之间不再以夷夏之辨进行舆论攻击,说明频繁的文化交流使诸侯国之间互相认可对方的华夏族身份,即华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故选D项;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存在,“消失”说法欠妥,排除A项;战国晚期仍是诸侯纷争,天下一统的观念仍未形成,排除B项;“夷夏之辨”是一种观念,且当时仍存在一定的尊卑秩序,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5.浙江文综.1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
(2023·江苏高考·8)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
(2010.江苏单科.1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2020·九师联盟高三3月在线公益联考·28)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1974年,毛泽东在会见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时说:“相当怪!黄昏的时候,燕子忙,飞得低,雨要下了!”“要准备呢!”毛泽东说这番话的背景是
5. “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
(2017·海南高考·12)图2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
(2022·北京市顺义区一模·14)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7)20世纪初,上海电车初营运时,有人害怕“电车带电,乘客触电”,乘客不多。为此英国电车公司不仅花钱雇人在电车上终日乘坐,还向乘客发放礼品,车身上还大书“大众可坐,稳而且快”。后来人们感觉电车快捷、便利,逐渐接受。这说明( )
热门试题
1.
抗战胜利于______年
2.
(2024·湖南邵阳一模·6)魏源在《海国图志》里介绍了五大洲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船械制造等,同时指出“万里一朔(幽暗),莫如中华”;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近80个国家地区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社会演变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却认为“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这反映出( )
3.
(2015·山东青岛·12)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
4.
(2023·天一大联考毕业班阶段测试·13)西周规定手工业者不能迁业,世代相传。这一规定
5.
(2007.广东单科.19)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