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江苏扬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4)下列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状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
②“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③“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④“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可知,徽商产生的时间是明末清初,故①的时间是明清时期;“辕有越,加箭,可弛张”可判断是曲辕犁,故②的时间是隋唐时期;根据“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可知为百炼钢技术,故③的时间为魏晋时期;“交子”是北宋时期的现象,故④的时间为宋朝,选择B项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19·广东汕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6)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明通行宝钞(纸币)的发行机构曾发生重要变化。观察下图,这种变化产生的背景是,当时
(2014·海南单科·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2025·吉林松原高三上期中·2)秦王二十年(前227年),秦的新征服地南郡的郡守腾对下辖县、道颁布的地方性法令,内云:“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这可用于说明秦国
(2020·山西大同一模·1)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2024·山东聊城三模·8)表1为中国1864—1884年间进出口平均税率(%)变动情况统计表。这一变动趋势( )
(2011.江苏单科.7)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2019·四川绵阳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3)唐代以前,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都是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唐代开始出现了临时雇佣工匠,双方两厢情愿,公平交易。宋代的工匠多系募雇而来,官府按当时的通行标准付给工匠工资。这一变化
(2020·安徽淮北一模·3)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封禅泰山的祭天大礼。秦始皇意在
(2024.1·浙江高考·20)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是( )
(2018·山东淄博一模·27)表2为清代乾隆年间徽州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热门试题
1.
(2010.上海单科.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2.
(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从实质上说明了
3.
自然经济逐渐松动 商人地位逐渐提高地方割据势力壮大 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4.
(2018·广东珠海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代自宣德以后,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戚、官僚地主通过赐田、投献、圈占等手段,侵占小农土地;苛重的赋役,使农民不堪重负而逃亡。其直接诱因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时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迫使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汇集成一股洪流,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洪流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 所谓“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有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小唱、优人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格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 英国在16一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的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出生于老贵族家庭,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及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15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人口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10分)
5.
(2017·北京高考·21)图9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 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027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243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183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696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1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