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4·海南单科·11)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 )
A
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B
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C
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D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洛克主张“国王及其政府应该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权力”是议会君主制的体现,故A项正确;“国家源于社会契约”属于社会契约论,是二人共同主张,故B项错误;“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也是二人共同主张,故C项错误;“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不符合题干中“国家政治”的问法,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0·山西大同一模·1)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2011.江苏单科.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15分)法律作为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律延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华法系的不同之处。(6分)
(2021·安徽安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春秋时期孔子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2020·天津河北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5)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元朝设立的军政机构有( )
(2025·吉林松原高三上期中·2)秦王二十年(前227年),秦的新征服地南郡的郡守腾对下辖县、道颁布的地方性法令,内云:“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这可用于说明秦国
(2018.4.浙江高考.19)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2014.福建文综.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7,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图7
(2012.福建文综.20)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图7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2019·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9)19世纪中期,伴随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开展,产生了( )
热门试题
1.
(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8)清代学者洪亮吉认为,“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所入者愈微,所出者愈广”“此即终岁遑遑”。据此可知,该学者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 20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4.
1810—1840年,英国海上霸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英国海军在控制西非和东非沿岸贸易方面取得成效;二是扩大了海外基地体系,攻占了红海门户的亚丁和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三是英国炮舰外交在拉美取得了成效。这表明( )
5.
(2020·四川绵阳二模·35)表3反映了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表3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