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湛江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10)有学者研究指出,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不仅需要注意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而且还要注意其中的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突破( )
A
根源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B
宣告了西方封锁政策失败
C
加强了第三世界的团结
D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出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要注意其中的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可知,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中,发展中国家较多,故选C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改善根源于中国政治影响力的扩大,排除A项;建国初期我国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就意味着西方封锁政策的失败,排除B项;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的推动了多极化的出现,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2014·江苏单科·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清朝前期,……的创设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又能提高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文中省略的是( )
(2007.广东单科.6)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振兴织袜厂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2016.12·山东学业水平·9)“给耕地合理施肥,耕翻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的季节播种,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以获取最大的收获。”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1883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功绩制”,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1933年2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政治庇护制”,即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可用来印证美国( )
(2008.江苏单科.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 )
(2015.海南单科.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据此可知
热门试题
1.
(2022·山东省菏泽市一模·7)民国某年元旦,彭芳草在《东方杂志》上表述了对于未来中国的梦想:“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也不向国际联盟求救”。“民国某年”应是
2.
(2009.广东文基.23)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3.
(2023·广东梅州二模·6)商务印书馆于1907年出版的《日本法规大全》(80册)是清末官方第一次完整引进的外国法规,其发行得到社会追捧,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表明当时
4.
(2025·河南高三联考·2)春秋时期,管仲先高价收购鲁、梁、莱、莒之绨(丝织品),促使鲁、梁、莱、莒之人纷纷弃农而织,而后禁齐人穿绨服,鲁、梁、莱、莒之君因缺粮而请服于齐;管仲还高价购进滕、鲁之粟,滕、鲁之粟流归齐国,以致滕、鲁“非岁凶而民饥”。这反映出当时( )
5.
(2016·湖南张家界·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