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甲午战后,英法把争办川矿作为第一位目标,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投资,而更多的是政治因素。据此可知,英法争办川矿意在( )
A
抢占矿产资源
B
争夺势力范围
C
进行商品倾销
D
加快资本输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A.从材料可以看出更多的是政治因素,所以主要的意思不是抢夺更多的矿产资源。
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争夺矿产政治目的是要抢夺更广泛的势力范围,要瓜分中国。
C.进行商品倾销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特征,甲午战争以后主要是进行资本输出。
D.资本输出是经济目的,不是政治目的,不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结果,以及列强对华侵略的手段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相关题目
(2018·四川成都二模·26)北魏均田制对部曲(家仆)、奴婢均有授田的规定。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增加了对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这反映出唐代( )
(2017·北京海淀一模·13)对于玄武门之变,史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双方各自代表不问社会阶层,简况如下表。据此可以判断,玄武门之变导致了( )
(2017深圳 二模)如图 8 所示,图示中123分别代表的可能是
(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2010.上海单科.13)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崇尚( )
(2022·山东省济南市十一校高三2月联考·5)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朱棣敕谕,“四方海外诸藩王及头目人等;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若有掳诚来朝,咸锡皆赏。故兹敕谕,悉使闻知。”这表明明政府( )
(2022·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三第五次考试·2)东晋南朝时期,豪强大族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封建庄园。庄园劳动力主要包括佃客、奴婢、私役化的“吏”、部曲(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等。庄园处于国家的政治经济边缘,其对国家领域下人口和土地的分割,造成了国家“编户虚耗”与“国弊家丰”的局面。据此可知,庄园经济( )
(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图1图2
(2024·广东调研二·16)某学者在论著中写道:“20世纪90年代,德国因为在翻修柏林国会大厦时启用了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发生了暴动。欧洲高科技产业工人心酸地称自己被‘班加罗尔(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化’了,因为他们的工作都被来自印度的廉价劳动力顶替了。”由此推断,该学者探讨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热门试题
1.
(2012·广东文综·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 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2.
(2014.北京文综.17)图9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3.
(2023·内蒙古通辽·15)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
4.
(2022·湖南郴州·1)小华暑假参观了陕西一处古人类遗址,在这里他看到粟的遗存、彩陶和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模型。他参观的遗址可能是( )
5.
有研究显示,南阳汉画中有许多画面表现了汉代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神和有关农事神灵的祭祀和崇拜等习俗。如对决定农时的北斗的祭拜,对农神炎帝的祭拜,对能呼风唤雨的风伯雨师及河伯的祭拜,以及对引领万物复苏的春神的崇拜等。据此可知,汉代(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