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湖北部分学校高三上12月联考·2)西汉时,官吏“违诏擅权”的行为是御史大夫监察的重点。东汉时,地方官吏拥权自重,司直(司徒属官)“助督录诸州”“州郡所举上奏,司直察能否以惩虚实”。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扩大丞相职权的趋势
B
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
C
提高监察效能的目标
D
完善官僚体制的考量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监察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官吏遵守中央的政令,不滥用权力。特别是东汉时,地方官吏拥权自重,中央就设置了司直来加强监察,这明显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题目里并没有提到丞相的职权有什么变化,只是说了御史大夫和司直的监察职责,排除A项;题目中主要强调的是监察的目的和背景,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监察效能,排除C项;题目中并没有提到官僚体制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只是说了监察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菏泽二模·14)表2是1966—1970年苏联经济发展统计表。这反映出苏联( )表2
(2020·甘肃一模·31)金碚在《大国筋骨》中说:“如果从1992年正式明确走向市场经济道路算起,那么,仅仅经过了短短的5年时间,中国就基本上消除了伴随计划经济30年的普遍‘短缺’现象,越来越多的产品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甚至出现了生产过剩以及市场需求约束经济增长这种典型的市场经济现象。”这表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要求共产党员在“民族自卫战争和建立三民主义共和国”、“尊重国民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独立性”、“政治工作”、“行政工作”、“民众运动”和“对待一切非共产党员的态度”等六大方面成为“模范”。上述决议旨在( )
下表为20世纪上半叶国文教科书选文情况(部分)。据此可知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11)公元前3200年前后,古埃及人已开始使用铁。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铁制农具已经得到全面使用。然而此时的埃及,人们使用的主要是青铜农具,甚至石器也未被完全淘汰。这反映了( )
唐代诗人元稹在《估客乐》中云“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父兄劝诫子弟,既然经商了就不要考虑功名。到宋代,商人不仅逐利也注重求名,“父商子仕”现象普遍。这一变化反映了( )
据《清季外交史科1875—1911》所记,“主权”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每100页文件中出现“主权”一词的频率1875年至1894年为1次,1895至1899年为2.5次, 1902年到1910年为22次左右,其中1909年为37次。这种现象( )
(2019·广东百校11月联考·26)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代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地方上的军政大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唐宪宗元和八年,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等人的庄宅、店铺等进行典卖。唐代中后期这一现象反映出
(2024·东北三省四市二模·2)秦郡的划分,基本上是以山川为界(如表1所示),郡的辖区范围与自然地理区域颇为吻合。表1这反映了( )
下图是2000~2018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中国货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图中信息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西方政治家要清楚……现在世界上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在此,邓小平旨在强调()
2.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12)13世纪欧洲庄园的经营花费很少,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庄园内部的人力和物力。芦苇可以盖房,桦树可以充作各种用途的木料,鳝鱼可以抵偿帮工的工资,庄园的内部维修也主要使用佃户劳力。这表明,庄园经济( )
3.
(2013.山东基能.55)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4.
(2009.广东文基.20)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指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
5.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携手谋求共同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这一选择体现了中非共同的发展使命和战略利益,它建立的主要目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