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马文?佩里主编的《西方文明史》中指出:“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他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感力。”对材料理解合理的是
A
历史渊源是阻碍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
B
摆脱美国控制的要求是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原因
C
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使欧洲走向联合成为历史必然
D
来自于外部的压力是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原因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历史渊源是欧洲走向联合的有利因素而非阻碍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美国因素的影响,故B项错误;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只是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历史必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感力”可得出,外部的压力是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因素,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某学者在论证三民主义是极高明的政治艺术时,引用了福柯的观点:“愚蠢的暴君用铁链束缚他的奴隶,而真正的政治家则用自己的思想锁链更有力地束缚他们。绝望的时间能够销蚀钢铁的镣铐,但却无力破坏思想的习惯性结合。”该学者意在说明三民主义的高明之处是
(2023··3)魏晋风度指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在人格上追求独立、自由,反对礼教,追求隐逸;在交往中喜好清谈;喜好服食药、酒;在服饰上追求洒脱。影响魏晋风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2024·山东济宁二模·9)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由“战争边缘政策”“大规模报复政策”调整为遏制而不孤立政策。这一调整的大背景是基于中国( )
(2024·浙江宁波二模·20)1877年,郭嵩焘致李鸿章私信道:“窃以为方今治国之要,……如此二者(铁路、电报),可以立国千年而不敝。……其浅而易见者有二利:中国幅员逾万里,邮传远者数十日乃达,声气常若隔绝。二者行万里犹庭户也,此一利也;二者行,官民皆得自救,以供国家之用,及群怀踊跃之心……则无虑有贪吏遏抑民气为奸利者,此又一利也。”据此可知( )
(2024·江西鹰潭二模·14)英国观察家马休曾这样说:“(十九世纪)在社会上你会遇见这样的女孩,她接受了学校教育,她熟悉欧洲的每一座山脉,知晓每一个煤矿中心,但是她不会烤羊腿,滚布边;她能够通过各种考试,但不能完成家庭女仆或者妻子的责任”。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 )
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中国古代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共设13州,其中青州“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该时期为
明清时期,“中学西渐”逐渐达到高潮。罗马出版了《中华大帝国史》;利玛窦把中国的儒学经典“四书”译成拉丁文;卜弥格的医学生物学著述《中医津要》和《中国药物标本》则是关于中国医药学方面的论著。据此推知,“中学西渐’ ( )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西方政治家要清楚……现在世界上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在此,邓小平旨在强调()
热门试题
1.
三国同盟形成:____
2.
(2018·湖南衡阳一模·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晚清民初的一批学人,以傅斯年为代表,有志于沿着(欧洲)东方学的道路,推进中国的人文学术水平,提出“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正统在中国”的口号,这与陈寅恪当时的学术研究有不谋而合之处,他们都同属于主张中国学术与世界学术潮流接轨的力量,1930年代,陈寅恪开始进入中国中古史研究领域。其实之前陈寅恪的佛教和周边民族历史研究与中国学术环境是有些脱节的。陈寅恪的学问更欧化,对语言的要求也更高。对于学生来说,他开设的课程过于艰深,这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问题,他不得不有所改变,转而开设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课程,而他对自身的学问和学界潮流的反思,才是转而以中国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开始理论建构的。欧洲是国际东方学的中心,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名家辈出,以陈寅恪对自己的期待,是不甘为人后的,在这种情况下,陈寅恪加大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力度,并致力于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但是他在学术上进行的自我突破,对当时希望跻身世界学术前列的中国学界来说,这种新的尝试也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朱溢《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1)根据材料结并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寅恪学术转型的主要原因。(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寅恪先生在学术史上的贡献。(6分)
3.
本来极为薄弱的中国钢铁工业,1918年的出口值居然达到了1673万关两,位居全世界当年出口货品前十名之列(包括外资企业),这主要是因为( )
4.
(2020·湖北随州·1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5.
(2020.7·天津高考·14)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