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641年5月10日,约翰·皮姆为首领的议会派迫使国王签署《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至少召开议会一次,非经议会本身同意,国王不得随意解散。同年11月,他领导提出《大抗议书》并在议会中得到通过,要求商业自由,建立大臣对议会负责制并限制主教权力等。这说明英国( )
A
法治建设不断进步
B
君主立宪日趋完善
C
国内政治矛盾尖锐
D
国王开始统而不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1641年议会派迫使国王签署《三年法案》并通过《大抗议书》,其内容反映出议会与国王权力争夺激烈,政治矛盾尖锐,故选C项;题干重点并非聚焦法治本身的建设发展,且当时只是法案签署并非系统法治建设进步体现,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才开始确立,1641年尚未确立更谈不上完善,排除B项;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国王逐渐统而不治,1641年国王还掌握较大权力,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385年,明太祖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亲自写定刑典,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大诰》与《大明律》相比,其量刑大为加重,扩大了酷刑的使用范围,《大诰》的颁布( )
(2025·广东调研一·16)在国际移民组织“选择性移民计划”的推动下,截至1969年有6000多名欧洲技术人员前往拉美地区移民定居;而到20世纪70年代末则转移了25114人。据此可知,该计划( )
(2024·广东汕头二模·2)有学者统计了先秦时期的53种文献,发现共有178处出现“中国”一词,从使用语境方面分析后,发现当时“中国”一词约有五类含义(表1)。表1:先秦文献中“中国”一词含义据表1可知,先秦时期( )
著名买办郑观应认为面对通商以来外国的侵略,“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唐廷枢脱离怡和洋行加入轮船招商局后,想方设法“去损伤这些外国公司”。这反映了
(2024·浙江嘉兴二模·18)1862年7月,林肯起草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但未发布。两个月后,他发布了《预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称若邦联地区不在次年1月1日前结束叛乱状态,邦联地区内所有奴隶将获得自由。1863年1月1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公之于众,宣布“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919年11月出版的《浙江新潮》杂志《发刊词》中说,浙江“为全世界全人类的一部分,我们因为环境的关系,不得不谋一部分人类的发展,以助全人类的发展”;1920年初创刊的《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在《发刊词》上宣布,“中国是世界的单位”,所以“凡有利于一国而不利于世界者不为”。据此可知,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
1970—1988年间,发展中国家间出口额在它们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20.3%增加到27.4%;1975—1981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开发援助从62.39亿美元增加到84.66亿美元;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也逐渐增加,到1980年,累计已达到50~100亿美元。这些变化说明发展中国家( )
公元11世纪起,西欧商业开始复兴,商人对其子弟的教育通常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阶段是传授拉丁语,开发智力和逻辑的敏捷性;第二阶段是珠算课;第三阶段通常在国外进行长期的学徒。这样的教育方式()
1969年,北约组建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应对环境污染等事务,联邦德国代表在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上说,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完全有可能成为东西方谈判议程的起点,进而迅速达成协议,并采取措施“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质量”——“我们的人民”包括欧洲分界线上的任何一方。据此可知,联邦德国( )
热门试题
1.
鲁国的孟僖子(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对礼仪不熟悉,他感到遗憾,临终时吩咐他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去师事孔子。据此可知当时( )
2.
(2024·广东江一模·10)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手工业,集体所有制是主要的,个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和助手……过多过早地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于生产反而不利。”这一规定( )
3.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古人往往通过家训把自己及前辈的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子孙后代。有些家训在后世流传甚广,如周公、孔子留下的口头家训,北齐颜之推撰写的《颜氏家训》,还有唐太宗的《帝范》等。古代家训的内容主要有修身、治家、睦亲、处世、教学、婚姻、择业和仕宦八大类。其中,修身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家训实施的主要方法是对家庭成员进行规劝、诱导,但有时对违反家训者也会采取相应的处罚,如张榜公布其不良行为,宣布其为不孝、不贞,或者罚跪、鞭笤、禁食等。 ——摘编自徐秀丽《中国古代家训通论》材料二 家书往往寄托着一个家庭难以忘怀的记忆,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与海外子女的书信往来频繁。他常问孩子“你们的意思怎么样呢?”“不知你的性情到底近这方面不?”他还告诫孩子“在纽约、芝加哥笔直的马路崭新的洋房里舒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的毫无意味的平庸生活”,毕竟“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的路上走”,并提到“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 ——摘编自陈岚《<梁启超家书>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家训的特点。(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家庭教育的新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4.
(2024·青岛·19)表格的使用有助于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下表可知( )
5.
古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古罗马法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7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3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