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您现在位置:在线自测> 模考卷> 浏览试题
[主观题]

(2018·安徽蚌埠一模·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材料一 “闾里制”起源于先秦。简单说来,就是把城里的居民,按一定户数用高墙圈成方块状的“闾”;墙上设门,供居民出入;门侧设“弹室”一类的机构,配置“里正”一类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内中居民。

“闾里制”至隋唐进化为“里坊制”。唐代长安城大坊内部,四门加一条十字街,小坊内部,两门加一条横街。日出开坊门,日落敲街鼓60下后关坊门。

北宋定都汴梁后,里坊制遂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街坊制”。

至满清入关,北京城居民的住宅,又再次被栅栏分割、封闭。栅栏门晨启昏闭。清朝中叶以后,栅栏渐渐消失。

——据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话》等

材料二 解放后,城市中“单位大院”兴起。机关、工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都可以分得一块城市土地和一笔建设资金。各单位将土地用高墙一围,在内部自行规划办公、居住资源,工作、生活高度一体化,就成了一个个单位大院。

1952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批评“每个单位都用围墙把自己围起来,自成一个小天地”,是一种“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196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向中央提交《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工作的报告》指出:“由于建设计划是按‘条条’下达,各单位分别进行建设,北京市很难有计划地、成街成片地进行建设,至今没有建设一条完整的好的街道。……不少单位圈了很大的院子,近期又不建设,造成很大的浪费。”

——据谌旭彬:《中国城市居民小区千年建墙/拆墙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居民区演变的特点及原因。(10)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后“单位大院”兴起的原因及负面影响。(10)


收藏 查看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