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603年,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者李睟光等人将大量汉译西学书引入朝鲜,研读汉译西学书成为朝鲜知识界新风潮,传统东方宇宙观中的“天圆地方”“天动地静”受到巨大冲击,甚至有朝鲜学者提出了中国不可能是世界中心的主张。这些现象说明( )
A
文化交流使朝鲜人的世界观更理性
B
朝鲜政治文化深受中国影响
C
西学传播动摇了儒学在朝鲜的地位
D
文化发展导致宗藩关系解体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由“传统东方宇宙观……受到巨大冲击”可知,朝鲜知识界因接触西学,开始反思传统观念,世界观更理性,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西学对朝鲜的影响,而非朝鲜政治文化受中国影响,排除B项;材料仅表明西学冲击了朝鲜的传统观念,未提及儒学地位的动摇,排除C项;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朝鲜与当时中国宗藩关系解体,时间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18)1955年在团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北京青年率先组织了北京市志愿垦荒队去黑龙江省开荒种地;1956年天津、辽宁、山东、湖北、广东、河南、云南、江两等地团组织也先后组织了青年垦荒队掀起了全国性垦荒热潮。由此可知,中国共青团
(2022·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15)1868年4月、明治政府颁布政体书,确立了府藩县三治制治理结构。1871年7月,明治政府宣布实行府县二治制,全国共设3府302县。这一改革旨在
(2024·湖南衡阳二模·6)清代嘉庆、道光之际,一些士大夫著述《皇朝藩部要略》等,将蒙古、新疆、西藏等历来被视为“荒遐之地”的历史纳入“国史”范畴进行书写。19世纪中后期,一批探讨陆地边界问题的专论如《帕米尔图说》等相继问世,一些知识精英寄情于海防地理著述的编撰或刊刻。这些活动( )
(2024·陕西咸阳一模·14)1949年4月11日,刘少奇在与民族工商业家等各界人士座谈会后,写下《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必须正确建立与改善以下各方面的关系:即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这四面八方的关系即全面关系都必须很好地照顾到。”这一思想
1834年,在普鲁士推动下,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包括18个邦,占德意志领土的2/3,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意志( )
(2019·河南开封一模·25)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游侠,继承了儒、墨两家的一些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侠义精神。西汉初期,游侠对乡里秩序的稳定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受到平民的欢迎。汉武帝之后,游侠精神逐渐衰弱。游侠精神衰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戴高乐表示:“战争一结束,关国就要回到它的西半球,英国就要回到它的岛上,只有法国依然屹立在旧大陆上。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有法子打破我们的伙伴强加给我们并要求我们消极认可放弃利益的局面。这反映出(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思想言论的资料汇编。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此书的是
观察1981年苏联某杂志刊登的北约漫画(如下图),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顾炎武在明亡后写《郡县论》,全面总结明代县制,并提出救治方法,他提到:“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狁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无肯为民与一日之利者,民焉得而不弱?……(应)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下面为“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变化”示意图(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改编)。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 ) ①总的背景是经济繁荣、国土开发 ②与赋税制度的调整存在一定的关系③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是重要原因 ④直接导致华工出国,形成苦力贸易
2.
战国时期,某诸侯国的变法改革,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而且变法使该诸侯国国富兵强,为其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观察下图,该诸侯国位于
3.
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 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评价不同的评价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不同时期对人物评价大同小异
4.
1992年,在雅加达召开了第十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以下是对该会议的报道,其中正确的是
5.
(2025·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检·3)汉武帝扩建皇家园林上林苑,需要征收长安附近鄠县和杜县的土地,于是“诏中尉、左右内史表属县草田(荒地),以偿鄠、杜之民。”于是“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虽然有大臣劝谏,“然遂起上林苑”。这一结果(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