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在1856—1871年间,所有的欧洲大陆大国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下列各项属于以上时间和空间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是
A
英国进行议会改革
B
法国确立共和政体
C
美国两党制度形成
D
德国完成统一大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英国是岛国,与材料中“欧洲大陆大国”不符,故A项错误;1875年初,法国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与材料中“在1856—1871年间”不符,故B项错误;美国是美洲,与材料中“欧洲”不符,故C项错误;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与材料中“在1856—1871年间,所有的欧洲大陆”相符,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24·广东揭阳二模·13)1725年,孟德斯鸠指出,伟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致力于科学和文艺,而后者则对此完全予以忽视。如果笛卡尔和柯尔特一百年前就到达墨西哥或秘鲁,教导当地人学习科学,那么他们将不会被征服。这表明孟德斯鸠( )
18世纪中后期以来,西班牙殖民者在拉美设立了血统种族制度,建立了以土生白人为中心的三级族裔等级制度。可是到了19世纪初,这一制度就已经无法维系而被殖民当局中止。该制度无法维持的主要原因是( )
1948年10月邱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认为当时并存的三个圆环将西方串联起来:第一环是英联邦;第二环是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这体现了英国( )
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过不断演变发展,至明清达到顶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结构图展示的是不同朝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统治形式,其中属于唐朝的是
海湾地区产油国的石油收入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繁荣”中激增,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10%—20%,然而1980—1986年国际油价下跌导致它们的石油收入锐减,国内生产总值也迅速下滑。这主要是由于上述产油国( )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材料主张
(2019·河南洛阳一模·3)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
汉代学者何休注解《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此材料能准确反映的史实是
(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2)商晚期至西周中期,青铜罍(盛酒礼器)在中原地区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该礼器在内蒙古、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四川等华夏边缘地区的政权中广泛存在,并成为一些族群的标志。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2024·江西宜春二模·7)下表是部分时段《新青年》对民主观念类词汇的评价倾向频度数据统计表(单位:次)据该表可知( )
热门试题
1.
(2024·江西新余一模·7)优秀文学作品既饱含情感之真和道德之善,亦具有史料价值。下列诗文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②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③年年风雨惯悲秋,今岁秋风散尽愁。郢唱一声天下和,居然光复旧神州。④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2.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1)生活在我国境内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古人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他们已经学会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是( )
3.
巴黎和会:____
4.
(2017·北京高考·37)(38分)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0分) 材料二 大约在17、18世纪,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式。” 18世纪末,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1821年,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19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 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24年,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2)阅读材料,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概括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14分) 材料三 古人云:孝者,“百行之本”“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材料四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同为人类,同做人事,没有什么恩,也没有什么德。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 ——吴虞《说孝》(1920年) 材料五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孝亲尊师善待人” ——《中小学生守则》 (3)阅读上述材料,对“孝”这一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14分)
5.
(2019·江苏“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考试·15)某研究生读书笔记中有“交通工具的革新”“东西方关系变化”“贫富分化的加剧”“世界联系的加强”等章节。据此推测,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69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