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湖南衡阳三校联考·7)据统计,1914—1919年,中国的产业工人从100余万增长到200万,而当时的手工业工人、苦力运输工人、农业雇工、商业和金融业的普通职工等,其总数估计约为4000万人。这有助于说明民国初年
A
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B
工人的阶级意识觉醒
C
大众择业观念的变化
D
中共成立的组织基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所学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史实有助于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故选A项;题干仅是述及1914—1919年间工人数量的增长情况,并没有述及其“阶级意识”问题,并且,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排除B项;当时的产业工人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少,且多因生计所迫而成为工人,题干并不能反映大众的“择业观念”,排除C项;题干可以说明中共成立的阶级基础,但无法体现其组织基础,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浙江台州一模·9)有研究者认为,17世纪时耶稣会传教士已经把国际法知识介绍到中国,1689年中俄尼布楚谈判中就曾运用国际法。此后,国际法不断传入中国并被用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①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包含有国际法知识②《万国公法》印行标志着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③20世纪30年代“改订新约”运动收回了关税自主权④《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2023·北京顺义区一模·6)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中国的领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但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完全瓜分。其原因有①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②清朝统治阶级的腐败③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④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023·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2)先秦时期,儒家崇尚“伦理”,认为“伦理”蕴含了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秩序。儒家伦理思想以血缘家族为表现,故又可称之为血缘家族伦理,主要体现为以亲属、辈分为表征的等级关系和人伦常道。由此可知,先秦儒家思想
(2024·四川绵阳二模·7)从清末到民国初期,新式高校勃兴,留学归国人员在缺乏必要考核的情况下迅速跻身教授,而本土学者却备受压迫。此时中国学术界,充斥着一批二三十岁的教授,形成了“少壮派教授”大量存在于近代中国的独有现象。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贝多芬在使用奏鸣曲、交响曲等古典主义音乐的标准形式创作作品的同时,还谱写了表达更热烈、更复杂感情的乐曲。比如:在交响乐中谱写表达人类意志力的乐曲等。这反映出贝多芬的音乐
(2020·浙江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试卷·5)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以下史实中反映了唐代的对外交往的一项是
历史上某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某历史学家对该宪法的评论是:“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这部宪法
秦时,赵佗为南海郡龙川令,秦亡后统一岭南三郡,自立为南粤武王。汉初,刘邦遣使封其为南粤王;至文帝时,赵佗表示“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景帝时仍“称王朝命如诸侯”。这反映了
(2019·湖南长郡中学实验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5)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
(2024·浙江杭州二模·4)“元(玄)宗事夷狄,戍者多死,边将讳不以闻,故贯籍不除。天宝中,王鉷为户口使,方务聚敛,以其籍存而丁不在,是隐课不出,乃按旧籍,除当免者,积三十年,责其租、庸,人苦无告,法遂大弊。”下列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19·湖南永州高考信息预测一·24)公元前516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慧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还怕什么慧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
2.
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它以中板为主,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一历程主要反映( )
3.
(2019·江苏无锡·21)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 )
4.
(2024·广东揭阳二模·8)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在这个时期里有许多相互联系的偶然性,而偶然性的背后则是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根源于( )
5.
测试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