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图4中划斜线的地区①位于欧亚大陆交汇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图4
A
南部地区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B
东部地区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
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
恰塔尔·休于遗址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地图可知,这一地区属于小亚细亚,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与图中位置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西亚地区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恰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距今约6000年,是迄今已知最早的一座城市遗址,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庄园法庭由领主或管家主持,依据习惯法裁决内部纠纷(如土地争议、偷盗),常以罚金作为惩罚手段,法庭既维护领主利益,也限制领主过度压榨。这说明庄园法庭( )
(2019·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32)《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家父(家庭首领)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行政官员。这表明当时罗马
图3是全球贸易与实际经济发展示意图。图中现象印证了( )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10)1991—1995年全国个体经济发展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据统计,1935—1936年间日本对华北开展的经济情报调查高达25次,调查要点之一便是对华北民众在战时经济负担能力限度的观察。此举措体现出日军( )
中国曾在某一阶段推行“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其中“一条线”被界定为“从中国经日本,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到美国,向西经过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一大片”则是指这条线周围的国家。该方针旨在( )
(2018·广东梅州一模·34)二战后,在法国看来,建立包括法、德参加的欧洲联合组织,有利于将联邦德国纳入共同的利益之中和欧洲的监督之下,加强欧洲的世界地位,而法国在欧洲联合组织中的主导作用则有助于凸显其世界大国地位;在联邦德国看来,加入欧洲联合组织,有利于消除法国对德国的成见和疑虑,取信于国际社会以重新崛起。基于这种观念的转变,法德两国
有学者提出,全球在 1550—1850 年间处于“小冰期”,世界许多地区温度下降。为了烧柴取暖,英国人耗尽了岛上的森林,被迫想办法更有效地开采煤炭。于是,煤炭逐渐取代木材成为英国主要能源。这
(2024·北京朝阳区二模·2)“见义勇为”源自《论语·为政》中的“见义不为,无勇也”。云梦秦简《法律答问》规定“捕亡(亡:逃亡的盗贼),亡人操钱,捕得取钱”,汉律亦有“盗贼群攻乡邑及入人家者,杀之无罪”的条文。由此可知( )
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 )
热门试题
1.
(2021·浙江省)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图片展,如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①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②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③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④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
2.
二战后至今,国际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右图反映的是
3.
(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16)21世纪初,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新经济”依然是一种“富国现象”。全球收入最高国家的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和因特网用户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的1/5人口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和因特网用户的0.2%。这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信息化是
4.
有学者指出:“受翻译运动的影响,那些希腊语版本早已遗失的古希腊哲学和其他科学著作才得以成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现代欧洲文明体系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沙漠的游牧人旺盛的好奇心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与吸收。”这一观点
5.
(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11)从建国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老挝、柬埔寨五国的援助占援助总额的62.9%,对第三世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的援助占援助总额的35.9%。这反映中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