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检索《四库全书》,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提法,出现有900多次。如《金史》记载,金朝大定年间,就有连续几次的均平赋役的政策和做法。这些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A
凸显均平意识
B
保护租佃经济
C
维护小农经济
D
增加财政收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均平意识,故A项错误;租佃关系是伴随土地兼并而出现的,是由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而农民要受到地主的剥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对服役和交税都非常重视,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故C项正确;增加财政收入是根本目的,材料考察的是直接目的,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5·广东肇庆高三一模·9)1938年,晋察冀边区开展了冬学运动,把广大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包括识字、学习救亡歌曲以及一些军事常识等。这一运动的开展( )
(2019·河北唐山二模·25)唐玄宗即位后,重用姚崇、宋璟,朝政由三省合议逐渐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这种改变
(2024·东北三省四市二模·4)北宋中期以前,只在广州、杭州、明州三地设置“市舶司”,后来政府又在福建路泉州、北方的密州(今山东诸城)、秀州的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设置二级机构“市舶务”。这说明宋代( )
古希腊雅典悲剧作家关于陪审法庭写道:“我祈求那内乱纷争/不要再在这城邦出现/它对灾难永不会餍足/大地尘埃常常吮公民们流出的黑血/满足强烈的处罚欲望/愿你不要再希望城邦/互生仇怨产生新杀戮/昔日敌视争/而今和睦亲近/心怀共同的憎恶情感/人们驱除苦难的良计/”。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
(2024·河北三模·9)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训政纲领》,依照孙中山建国大纲所定,承认人民享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权力,但由于人民“缺乏政治意识与经验”,应由国民党对他们进行“训练”而逐渐推行,以为宪政奠定基础。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
下表是1820—193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外比较(10亿“国际美元”),表中数据反映( )
(2023··11)公元4世纪早期,罗马帝国大土地所有者残酷剥削奴隶和隶农,并以托庇为名,不断兼并个体农民土地,同时他们的经济和政治独立倾向也日益加强。这表明当时罗马
传统观点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东西方商路受阻、寻求黄金、宗教扩张等说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当时欧洲落后和衰落促使欧洲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欧洲力量被挤向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因此展开。据此可知,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认识( )
1919年3月,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华夫脱党创始人扎格鲁勒,埃及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英民族主义运动,学生示威游行,工人罢工,并引发了大规模的人民武装起义。起义的人民在一些城市和乡村建立了人民的革命政权——“人民委员会”和“苏维埃”,并没收地主和外国人的土地。这表明
(2018·四川宜宾一模·33)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但这种跨洋贸易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走向衰落。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热门试题
1.
针对清末新政,有学者指出“清廷已陷于一个诡论性的微妙处境:不改革则不能解决问题,而要推行新政就需要花钱;且多一项改革举措,就增进一步经费的窘迫,直至破产。”这反映了清末( )
2.
“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①秉笔直书 ②言必有据 ③论从史出 ④以小见大
3.
(2023·湖南常德·5)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元朝时期,各族之间的通婚很普遍。这些现象反映了( )
4.
(2024·江西南昌三模·8)军鞋是官兵裹足御寒、行军战斗的基本军需物资。如表可用于证明在解放战争期间华北解放区供给华东、中原、西北野战军军鞋数量统计表(1947—1948)( )
5.
(2024·江西赣州二模·5)明朝以前,作为中央机构的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其属仅有四司。而明清时期的户部,按地区划分辖司,下设十三个清吏司,各掌其分省之事,每司下属四科。这说明明清时期(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