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9)
表2 1954年3月至8月关于“五四”宪法草案征求意见数统计
表2说明,“五四”宪法的制定
A
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B
彰显了民主协商的政治价值理念
C
激发了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D
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表格信息中征询对象及意见数可知,“五四”宪法的制定中征询对象广泛、协商成果明显,彰显了民主协商的政治价值理念,故选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故排除D项。材料信息与基层治理无关,故排除C项。
相关题目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在零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面调整了工业品批发价格;开始发放基本建设长期贷款,并实行择优贷款原则;把奖金与企业最终效益挂钩等。这些做法( )
(2025·贵州9月月考·3)以下是不同时期的论礼。反映( )
(2024·浙江义乌三模·15)古代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中,有一位名叫鄂多立克的意大利旅行家,他从威尼斯出发,到达中国以后,由江淮运河进入会通河,北上大都。他途经的运河( )
能耗强度就是创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量。阅读下表:“我国三种交通方式的能耗强度变化(单位:Kgoe/ton—km)”。由此可知,我国( )
(2019·广东百校11月联考·34)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希腊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此处的“创新”体现在
(2023·湖南永州三模·7)1897年10月,梁启超发表《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一文,指出:“日本为二千年一王主治之国,其君权之重,过于我邦,而今日民义之伸,不让英、德,然则民政不必待数千年前之起点明矣。……地球之运,将入太平,因非泰西之所得专,亦非震旦之所得避。”这一主张意在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4)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变化评述如下:这一变化出现于
(2024·江苏如皋三模·10)2023年10月,150多个国家、40多个国际组织的上万名代表在北京参加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其中包括23位外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各方一致认为,本届高峰论坛是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可以用于说明我国( )
相比前代,周代宗教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神”或“上帝”角色的转变方面,即由原来氏族部落专属神祗变为天下所有部落的神祗;在继承“君权神授,天命所归”的前提下提出了两个新的命题:其一是“天命靡常”,其二是获得天命的依据在于“德”。周代的这些做法
热门试题
1.
(2019·山东潍坊二模·25)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2.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3.
(2018·四川泸州·1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4.
八字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 城市规划受到冷战局势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作用增强 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削弱
5.
(2018·四川自贡·18)俄国十月革命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