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西高三1月调研·3)汉代官员是“乡举里选”“以名入仕”;隋唐时期,通过书面考试依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可以归纳为“以文取士”。这些做法
A
促进了官僚制度的发展
B
固化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
体现公开公平用人原则
D
实现选拔标准的客观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选官标准为品德,隋唐选官标准为才能,这些做法都可以选拔人才,促进官僚制度发展,故选A项;隋唐科举制以才能选官,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汉代察举制“乡举里选”“以名入仕”不利于公开公平,排除C项;汉代以品德作为选官方式,并不属于选拔标准的客观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安徽合肥一模·10)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2023·天津河西区二模·7)下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权建设的两则史料,对其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国家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先后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此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原则由“精简、统一、效能”逐步转向“优化、协同、高效”。这说明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
(2024·北京海淀区二模·9)1930年10月,毛泽东在《兴国调查》中列举了贫农在12个方面得到的利益:第一,分了田,这是根本利益。第二,分了山。……第五,吃便宜米。……第十一,自己可以吃肉了。第十二,最主要的就是取得了政权。上述变化( )
古人在特定空间内的活动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对下图所示地域古代文明的解读,正确的是( )
(2021·江苏南通二模·15)下面部分章节目录出自于《剑桥冷战史》。据此可知,该书
(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一模·29)1894年7月,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连续报道:《清国商人归国》(11日)、《袁世凯归国》(21日)、《有七十一名支那人回国》(27日)、《清国公使馆员回国》(28日)、《支那人归国》(29日)、《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31日),这一系列报道
自1707年起,英国国王不再行使议会立法否决权,但国王仍可通过赏赐官职、年金等方式控制议会。据统计,18世纪初,英国有120名议会下院议员从国王和政府那里得到职位、年金,以后多年此类议员有增无减。这些议员对国王感恩戴德,惟命是从,被称为“宫廷党”。上述史实反映出英国
徐霞客出生于诗书传世的江南世家大族,其父死后,母亲王氏主持家务,带领婢女等织布不辍。徐家布在市场上享有“素丝见名门”的美誉,远近闻名。遇到荒年,王氏还命徐霞客岁以数十石粮救济灾民。这折射出晚明江南地区( )
中国近代某著作有如下内容:“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传教士之入议院者”“王者往,君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有学者认为该著作“完全推翻了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旧偶像,而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该著作的作者应为
热门试题
1.
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开启了新自由主义改革进程,陆续对国有企业和消费品,基础设施与通信行业,养老金、健康和教育等领域进行了私有化改革。这些改革( )
2.
(2024·山东青岛三模·2)公元前59年,宰相丙吉外出,遇见路上有人斗殴致死过而不问,继续前行,见一人赶牛,牛喘吐舌,丙吉停下问询详情。随从不解,丙吉解释说,斗殴杀人自有官府依律治理,但牛喘可能涉及时气失节。丙吉的言行反映了( )
3.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12)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民事法律规范发展历程表。据此可知①民法典制定进程不断加快 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动因③重视依法治国理念的推行 ④中国民法典的内容不断完善
4.
(2023·山东中学联盟高三12月联考·11)《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中指出,农业造成定居,一旦定居,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国家就一定会出现,国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也是文明的标志。作者意在强调
5.
(2017·四川成都·9)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