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2)西汉建立之初,在讨论战胜项羽的原因时,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上述言论反映出
A
任用贤能方能夺取天下
B
汉初统治者善于总结经验
C
分封制的影响依然深刻
D
西汉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中,高起、王陵认为刘胜项败的主要原因是,刘邦攻城略地后将其分封给手下,而项羽则不与分利,这说明当时分封制的影响很大,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贤能问题,只是评论分封与否的问题,故不选A项;题干言论只是高起和王陵的分析,并不是汉初君臣论政,对经验的总结,且对材料的看法流于表面,不符合设问“反映”的内涵,故不选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不选。
相关题目
明代政府为笼络商人,对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进—步放宽。以江南为例,凡经商扬州的山西、陕西盐商子弟,经商杭州的徽商子弟都能在当地应举,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商人的子弟共106名。据此可知,明代
(2018·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是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18·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耶稣会教士法鲁担任教育部长,提出《法鲁教育法案》,规定学校应完全服从教会;僧侣有充任教师的优先权。针对这种现状,法国著名的共和派领导人茹尔·费里率先举起教育改革的大旗,1882年3月颁布了《费里法案》。该法案将教育的领导权收归国有,设立了国民教育最高委员会,取消了耶稣会员施教和管理学校的权力。免除公立学校、幼儿园的学费,免除师范学校的费用。还规定 6—13岁的儿童无论男女,都要接受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教育。为确保义务教育法的实行,法案规定,每个省都要建立男女师范各一所,其经费由地区支付,校舍建筑及设施和牧师工资由国库发放。 ——摘编自梁金霞《法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探析》 材料二 190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奏请改革科举,清廷乃于1901年9月颁布兴学诏书,改书院为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和张之洞等拟定的近代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份量仍很重。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1906年正式成立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于1912年至1913年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令,即“壬子一癸丑学制”,强调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废除了读经课和不合民国宗旨的教科书,取消了进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同时筹办各级女子学校。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法国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特点。(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教育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13分)
1861年,美国作家戴维斯在小说《铁厂一生》中,这样描述当时美国的东部城市:“空气污浊、湿冷……层层叠叠的浓烟从铸铁厂巨大的烟囱里滚滚而出”,“码头上、肮脏的小船上、发黄的河水上,到处都是烟——它黏在屋前的油污层上,落在两棵发黄的杨树上,贴在行人的脸上”,戴维斯的描述( )
据史书记载,姜太公到营丘拓殖,邦国大盛;楚国接受中原文化,将“南蛮”纳入中国范围。箕子率商人远赴,则成为今日朝鲜国家的先驱。另外,沿印度河口至波斯湾,从波斯湾到红海,从红海到地中海和黑海,波涛所及,在位置合适的良港,莫不有各种殖民据点建立。腓尼基人、埃及人、犹太人等都建立殖民城市,希腊人的城邦遍及地中海沿岸。材料意在说明(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业胜地设菲尔德等“除了工匠和贪得无厌的店主外,所有的阶级都被乡村的舒适和恬静所吸引,律师、工厂主、杂货商、布商、鞋匠和裁缝,都在风景美丽的地区安下了他们的住宅。”这反映了英国
1956年12月,毛泽东指出,“上海出现地下工厂,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还可以考虑,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这一指示( )
(2018·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第二次联考题·34)“我们的政府不是主人,而是人民的工具。……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基于此,罗斯福政府的施政
《新全球史》中说:“奴隶贸易的衰落,除了道德和政治因素外,经济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奴隶主为了防范奴隶叛乱而斥巨资维持武装力量,奴隶消极怠工。这些都使奴隶制经济成本不断上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的衰落( )
在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文明的中心区是以石灰岩地形为主的尤卡坦半岛,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该地区一个农民每年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给全家提供80%的食物,这主要是由于( )
热门试题
1.
(2023··6)表1所示为1894~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与外资的投资种类差异(%)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中国表1
2.
南北朝时,各国正史均视已方为正统而详加记载,均视对方为索虏或岛夷而予以贬斥。唐初,在统治者提倡的修史热潮中,李延寿搜集各类史料,重新编写出关于南北朝的史书,并命名为《南史》和《北史》,得到统治者的大力赞誉。这反映出()
3.
(2015.福建文综.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4.
1895年,谭嗣同等人联名禀请湖南学政江标,希望将浏阳南台书院改为浏阳算学馆。这一建议虽得到江标的批准,但浏阳知县在当地很多士子的要求下借故拖延,拒不执行,使这一计划未能成为现实,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5.
(2016.天津文综.5)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④世界市场的发展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