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研究者发现,18世纪“医学成为人们自信最直接的源头,也是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据此,18世纪医学进步的源动力在于
A
医学工作者的努力
B
生物进化思想的促进
C
“科学革命”的影响
D
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医学工作者的努力是从古至今都有的行为,不能作为“18世纪”医学进步的原动力,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1859年生物进化论诞生,与材料“18世纪”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体现了医学与牛顿学说的关系,结合所学,18世纪中期出现第一次科技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的学科”,不涉及医学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问题,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9·河北石家庄二模·32)古代罗马某一时期,初步司法程序由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执掌,通过初步程序,诉讼当事人确定“争执要点”,即拣出需要审理的问题。随后,由一位经当事人从选民名单中挑选出的、执政官授权的普通公民对案件加以审判,作出有拘束力的判决。可见,这一时期古罗马
有学者在论及某次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时指出:这次大会“首次制定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章程》,首次议决建立民主联合战线,首次作出加入第三国际的决议,首次提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的大群众党’。”这次大会是( )
(2018·江苏七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
(2023·福建莆田二模·14)19世纪以来,伦敦广泛流行用“城市之肺”比喻公园、公地等城市绿地,报刊媒介大肆宣传“城市之肺”的益处,城市公共卫生改革者也极力利用这一比喻同城市绿地侵占者进行抗衡。这体现了英国
18世纪中期以后,德国思想文化界不仅秉持理性、天才、进步等启蒙理念,而且使启蒙运动进一步“德国化”,明确提出要创立德意志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这反映德国启蒙运动( )
1994年,国家取消了户口拔展商品粮为标准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实行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的户籍登记制度。1997年,逐渐放开了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的落户限例。这些举措( )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演讲时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2018·河南洛阳高二第一学期期中·6)在他看来,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贤功夫从庙堂走向市井、村落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材料中的“他”是
1898年,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其课程分学校、农工、工程、刑名、缉捕、交涉六类,戊戌政变后被废止。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下令各省设立课吏馆。据此可知
据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地发掘材料来看,在总数939座墓葬内,有508座墓中出现有陶爵和陶觚类的陶制酒器。妇好墓中出土了468件青铜器,酒器的数量最多,约占74%,种类也是最多,达15种。这可以佐证商朝( )
热门试题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来局限于商业领域的“市场”“推销”“包装”“成交”“投资”“老板”等词汇意义泛化,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这反映
2.
南宋绍兴年间,政府曾实行“经界法”,以都保区划为单位,逐丘丈量田土。其主要步骤有差官、置局、打量步亩、攒造图帐等,其中打量步亩、攒造图帐是“经界法”的核心。“经界法’旨在( )
3.
1726年5月,遭受专制迫害的伏尔泰逃到英国后,他的第一印象是“那晴朗明媚的艳阳天,似乎英国的天都要比法国的蓝”“英国人生活自由而富足,艺术被尊崇,被奖励”。于是,他由衷地发问:“椰子能够在印度结果,在罗马会不会成熟?”据此可知,伏尔泰( )
4.
(2024·四川乐山·6)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据如表内容可知,这一时期(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5.
(2018·河南安阳一模·45)(15分)【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晚清统治集团为摆脱危机、重振清政府的合法性权威接受了本来不肯接受的东西——变法。以此为出发点,清政府在法学领域掀起了一场挽救危机、具有反封建性质的自救运动,即清末修律。 1902年颁布上谕:“现在通商事务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定,妥为协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随后沈家本、伍廷芳被任命为修律大臣,主持修律事宜,设立修订法律馆,着手修律工作。晚清立法一方面表现为对西方近代立法原则和基本理论的采用,甚至是对西方具体法律条文的照搬照抄;另一方面也继承了中华传统立法的若干精神。1902—1906年,主要侧重于删除旧体例,调整旧法体系,同时制定一些单行法规以满足当时社会需要。最大的成果就是制定了《大清现行刑律》;1906—1911年为第二阶段,以1906年预备立宪为契机,除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外,刑法、民商法、诉论法等领域的法典相继出台。上述法律使中国基本上建立了新的法律体系,代表了中国法制发展的里程碑。 ——摘编自张光剑《清末修律与中国近代法制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修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修律。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