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3)唐代杜佑在《通典·自序》提出:“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治国应将教化及发展经济并重
B
经济对政治文化起决定性作用
C
主张以民为本,注重教化的作用
D
财政问题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史学理论专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材料国家治理之道在于教化民众,而教化的根本则在于足衣食,即经济富足是根本,将人门聚集起来的是财货,体现了经济的重要性,对政治文化有着决定性作用,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的根本性作用,并不是将教化及发展经济并重,排除A项;“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强调的是经济的根本性作用,排除C项;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据考古发现,浙江良渚文化的玉琮形制从山西到广东都有出土。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表1反映的历史现象源于晚清
(2024·湖南邵阳一模·5)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留心人力踏转龙骨车和牛力转动龙骨车之间的功效差别,推算了一亩稻秧可供移栽的面积和稻秧生长的时日,比较了胡麻、蓖麻子、樟树子的榨油量,记录了手工业和农业工具构成部件的尺寸。宋应星的这些做法( )
有学者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其主要意图是
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在上海投资创办《舆论日报》,收购《申报》《中外日报》,补贴《上海泰晤士报》《时事报》《神州日报》等民营报纸,并争取到直隶、云贵、江西、安徽等地督抚的资金支持。据此可推知其旨在应对
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清朝前中期,湖广商人收购大量食米由汉口出发,沿江东下,大部分都运往苏州出售。回航时,多半就近载运苏州的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
18世纪的英国,郡选区仍延续1429年的议会法令,民众需要具备祖传的自由持有农身份且年收入40先令以上才有选举权。至19世纪初,英格兰以地产、产业来规定选举权的选邑有70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英国( )
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向南进发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点。下图是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信息说明( )
热门试题
1.
(2019·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9)有史籍在介绍中国古代某机构的前身时说,“领以国师”,秩正二品,“掌浮图氏之教,兼治吐蕃之事”。题中的“某机构”指的是( )
2.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3.
(2019·安徽合肥三模·29)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梁启超的这一认识
4.
(2020·浙江杭州·18)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曾多次上演“强权即是公理”的不公正一幕。下列会议曾上演“这一幕”的是( )①1919年巴黎和会 ②1938年慕尼黑会议③1945年雅尔塔会议 ④1955年亚非会议
5.
(2013.山东基能.5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