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伧父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中说:“新文化运动迎西学而弃传统,……譬有一人,其始以祖宗之产业,易他人之证券,既而所持证券忽失其价值,而祖宗之产业已不能回复矣。吾人精神界破产之情状,盖亦犹有生活的意义。” 可见,作者主张
A
全面认同传统文化
B
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C
理性对待传统文化
D
大力吸收外来文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果所学,伧父对新文化运动中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是一种忧虑和反对的态度,故A项错误;伧父并不主张彻底批判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吾人精神界破产之情状,盖亦犹有生活的意义”可知,作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还是比较理性和合理的,故C项正确;作者只是反对全盘西化而并没有主张大力吸收外来文化,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是中国古代的谚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隋文帝第三子杨俊性好奢侈,因为在并州总管任上“盛治宫室,穷极侈丽”,所建屋顶被告发“违犯制度”,后被文帝罢官召还京师软禁。面对大臣们减轻处罚的求情,文帝坚持“安能亏法乎?”结果,杨俊郁郁而死。魏征等唐代史家评价文帝此举是“父子之道,遂灭于天性”,其他杨秀、杨谅等宗亲藩王窥伺险地、轻动甲兵,正根源于此,“后之有国有家者,可不深戒哉!”——据[唐]魏征等《隋书·文四子传》整理材料二 古代法律是从不承认“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明朝时,朝廷颁布了很多教化基层的案例材料,其中有藩王皇亲违法乱纪“初犯免罪……四犯与庶人同罪”等语句。这虽是为了表明贵族有减免罪责几次的特权,却容易被民间误解为“庶民同罪”是普遍性法律。到明末,朝廷已无力维持文化专制政策,日益繁荣的小说创作中遂正式出现“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条谚语。——摘编自柳立言主编《中国史新论·法律史分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征对隋文帝惩罚杨俊给予负面评价的出发点。(6分)(2)指出材料二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体现的法律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谚语产生的原因。(8分)
(2024·浙江台州高三12月联考·15)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2023·广东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12)图4、图5、图6分别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所绘制的人像特写。对其共同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
(2017·河北石家庄二检·32)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
1990年1月1日,成千上万名柏林人在新开放的柏林墙边载歌载舞,庆祝柏林城结束铁幕的分割后新的10年的开始。这一年,也是他们迎接德国重新统一的一年。促使德国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2025·河南信阳高三一模·6)史学家何兹全说:“(两晋南北朝时)经济的逆转,大体上只限于黄河流域,很少波及长江流域的江南”,“交换经济的衰歇……实以北方中原地带为对象而论;若以长江流域而言,则不能不承认其交换经济及货币使用之发达。”据此可知( )
(2023·广东湛江一模·16)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当中的外资银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着明显的上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墨西哥、赞比亚,外资银行的资本总量甚至能够占到本国银行部门资本总量80%以上。由此推知,当今
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十二年历史,作了基本总结。第一次指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第一次全面的、扼要的阐述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次会议( )
20世纪50年代各种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的国际组织只有1个,即1955年成立的“国际茶叶委员会”,六十年代增加了8个,七十年代这样的组织又增加了14个。这些国际组织( )
在中世纪的法国,乡村共同体作为一个自治性质的单位,以习惯法为基础,在得到领主同意后,通过村民会议自主管理公共事务。17世纪开始,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村民会议逐渐为王室监察官所掌控。据此可知,17世纪的法国( )
热门试题
1.
图3是《世界发展报告(1993)》发布的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1980、1991)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图3
2.
(2023·山西大同新高三调研·15)1960年,中央大刀阔斧地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降低重工业的生产指标。1962年,全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共减少44万个。与此同时,化肥、农用机械、农用电力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则保留下来,并不断增长。这些措施
3.
吕思勉说“以贵族食于人,可以攘族而居。平民食人,必逐田亩散处。贵放治人,其抟给不容涣散,平民治于人,于统系无所知”,故西周时期“宗法盖仅贵族有之”。据此可知
4.
下表是1910年部分官员奏疏中关于清末新政的言论。 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政推行①未采纳官员建议②未充分考虑国力③未顾及轻重缓急④未重视列强态度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图4 1924年刊登在上海《大陆报》上的星期特刊——《外侨购物指南》(备注:《大陆报》是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在华美式报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阐述自己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