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图2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
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
B
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
C
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
D
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画像砖中显示犁耕技术是一人一牛,这种技术在汉代以后才大规模使用,故A项错误;因为材料所提供的出土文物来自甘肃,故B项错误;东汉时期江南还属于蛮荒之地,先进的技术没有大规模推广,故C项错误;根据画像显示的信息在甘肃的区一人一牛耕作,魏晋的河西走廊可能性最大,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24·江苏南通二模·16)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颁布了以下法律。这些法律的颁布( )
在蒙古游牧文化中有杀人须负民事赔偿责任的习惯,这在女真旧俗和中原司法中亦很常见。元世祖时正式规定:“凡杀人者,虽偿命讫,仍出烧埋银五十两,若经赦原罪者,倍之。”这一规定旨在( )
(2018·浙江嘉兴高三基础测试·14)下图所示为1950—1978年中日贸易概况。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晚清时期,列强凭借强权攫取中国权益的种种行为促使清政府的对外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外条约关系的实践中,清政府官员往往用“两益”和相近概念表述这一思想,诸如“以求两益”、“两有利益”、“两得其益”、“两国求益”、“两有裨益”、“彼此有益”、“两国均属有益”、“兼顾两面”、“互得利益”、“互惠互利”等。诸如此类的表述( )
罗马私人商业繁荣且实行较为宽松的经济制度,这与汉朝重农抑商形成鲜明反差。从社会结构角度分析,罗马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是( )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5)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才能,奠定了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顺治皇帝说:“……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又能洁身持行,尽心乃事……俾知天生贤人,佐佑定历,补数千年之阙略,非偶然也。”据此推断,他是
(2024·山东烟台一模·7)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欢迎“莫拉尔小姐”即“道德伦理革命”的大有人在,其热门程度足以和“民主”“科学”构成三足鼎立的态势,随后却迅速被边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016·河北石家庄高三期末·30)1943年2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新华社社论认为,“收复缅甸,不仅可以恢复中印英美的海上交通,而且可以拿它作为太平洋上的反攻基地……收复缅甸,是真正准备大陆反攻的重要步骤。”中国共产党旨在
下表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书的正统之辩,表中内容反映出( )
(2024·广东佛山一模·15)1919年英法主导下的巴黎和会决定由反俄的东欧国家组成封锁线,将俄国封锁起来。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热门试题
1.
口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旋律。19世纪70—90年代,社会上的口号多以习商战、维新图强、实业救国为主。20世纪初,流行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愿作国民之公仆、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等;20世纪30—40年代,充斥报刊的口号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上述口号共同折射出( )
2.
关于义和团的记载中有大量荒诞无稽的谣传。如清末仲芳氏著《庚子纪事》中写道;“团民善用遁法,山岭城垣不能阻挡……刀枪炮弹不能伤身,枪炮子至即落,皮肤毫无痕迹”。这些在当时社会广为传播的谣言( )
3.
(2023··6)开埠之初,各口岸进口的商品多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之后,棉布等日用品的进口量大增,并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4.
(2018·海南省·1)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右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 北京人( )
5.
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由此可知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