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熙帝在谈到海防时曾说,“天下事未有不由小而至大。小者犹不可忽,大者益宜留心……即如海防,乃今日之要务,朕时加访问”,预言:“通海口子甚多,此时无碍,若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害矣。”这表明康熙帝( )
A
初具近代海权意识
B
认识到学习西方文化的迫切性
C
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D
感受到西方殖民者东来的压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海防,乃今日之要务”、“通海口子甚多”、“若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害矣”可得,康熙帝感觉西方殖民者东来会威胁自己的统治,故而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故选D项;康熙帝处在当时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中,并未形成近代海权意识,A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所述为康熙帝对海防的危机意识,与学习西方文化不属于同一范畴,且B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在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下,康熙帝并不会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西方殖民者威胁自己的统治,排除C项。
相关题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推进的混改事项超过4000项,引进各类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混改企业的户数已经超过了中央企业法人单位的70%,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占到了中央企业整体的68%,利润占到了86%。这表明( )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WTO成立,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动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这说明了
(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9)1940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敌后大城市工作的通知》(第一号),要求全党同志认识抗日战争没有长期艰苦城市工作的配合,最后的胜利是不可能的。10月2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开展华北敌后大城市工作的指示。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2025·重庆巴蜀中学月考·14)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阎锡山为抢夺胜利果实,侵入长治,1945年9月10日,邓小平与刘伯承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山西省上党地区(今晋东南),对国民党军进行自卫反击作战。1945年10月12日,将第十九军敌人全部歼灭在沁河以东将军岭、桃川地区,活捉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此次战役表明( )
如图所示为近代上海华通电业机器厂的广告,其广告语为:风力最猛,用电奇省,构造灵巧,式样新颖,动作安静,绝无声响。这反映出当时( )
(2025·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月考·14)有学者据出土文书研究发现,伊朗地区在1世纪前后释放了大量奴隶,贵族通过各种方式占有土地,大地产普遍采用授产经营的方式,土地分类分块由他人世袭耕种。由此可知,该地区( )
(2018·河南安阳一模·29)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从1911年10月政党活动公开后,仅到1913年底,号称党、会、团、社的新兴团体共达682个,其中基本具备政党性质的团体就有312个。这反映出
(2019·河南开封一模·29)梁启超《变法通议》: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梁启超说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
(2019·清华大学11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1)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1954年,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不再采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附庸国”“资本主义国家”等称呼,而是改用如表所示的称呼。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的新称呼上述调整( )
热门试题
1.
(2017·山东淄博·9)学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内容后,王刚同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其中之一就是( )
2.
卢梭认为英国的议会无非是公共意志的篡夺者,而且在英国式的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在选举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而议员一旦选出,人民又成为奴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3.
(2009.全国文综一.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4.
(2019·海南高考·16)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
5.
1937年4月,天津北宁足球队赴日本参赛。比赛前,领队结合时局激励全队;比赛中,华侨和留日学生高呼爱国口号。北宁队迎战四支日本劲旅,获得全胜,归国后受到数万民众热烈欢迎;《大公报》予以连续报道,称“为中华争得无上光荣”。这能够说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