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您现在位置:在线自测> 模考卷> 浏览试题
[主观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随着秦汉帝国官僚制的发展和完善,负责具体事务的官职显得越来越重要。秦汉时期,表示官员大小等级的方式一直有两种:禄秩等级和爵位大小。秦代至汉初,以若干“石”为单位的禄秩等级仅仅是官员俸禄的体现,而爵位的大小则是官员其它各种待遇的综合载体。随着赐民爵与赐官爵的广泛实施,爵位的价值逐渐稀释。东汉末年,汉代爵制中真正有一定价值的爵位仅剩下诸侯王、列侯及关内侯这三级。魏晋时期,以五等爵制为主体的封爵制取代了秦汉爵制。与此同时,官员禄秩等级的地位逐渐超过了爵位等级,最后曹魏政权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取代了秦汉的禄秩等级。以五等爵为主体的封爵制也被完全吸纳到官品之上。这样爵位也就成为了官品的附属物。爵从属于官的格局随之形成,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清末。
——摘编自王玉喜《爵制与秦汉社会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汉至魏晋时期爵制演变的历程及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爵从属于官的格局”形成的历史意义。(4分)
收藏 查看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