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图2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密度图。以下现象属于该历史时期的是( )
图2
A
游牧民族大量南迁
B
榷场和民间贸易繁荣
C
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D
专业分工的集镇出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今天的河南、河北一带人口较为密集,这主要和政治中心在北方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程度较高,说明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尤其是江南一带,因此可以判断出是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专业分工的集镇出现,故选D项;游牧民族大量南迁是在魏晋时期,排除A项;宋朝时期,榷场和民间贸易繁荣,排除B项;经济重心继续南移是在元朝时期,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3·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3)下图为汉代民政、社会系统简表(部分)这反映出汉代
西周前期,“王臣”主要是周王的直接属臣,平时在国都附近活动。西周晚期,除周王以外的人都属于“王臣”的范畴。这种变化表明
明末徐光启修订的《崇祯历书》既采用了计算精确的西方天文物理学知识,又保留了中国古代历法《大统历》的优点,因而被称为“熔西人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完气整度,从西不从中”。由此可知,徐光启( )
明末上海人陆楫在《禁奢辩》中说:综观天下“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清中期苏州人顾公燮认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材料表明( )
(2024·山东泰安四模·12)19世纪以来,印度本土精英试图从殖民者手中夺回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提拉克、甘地等人还提出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使命。这些做法(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但在国家和个体农民之间起着制衡两者利害冲突的作用,可以稳定地方,是社会的润滑剂和缓冲利。“它”指的是( )
下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新增建交国家数量示意图”。对其前四个阶段解读正确的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次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摘自晏绍祥、张顺洪主编的《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西方国家50余年对非援助强调“福利服务”而非“经济发展”的援助,无法从根本上弥补非洲国家面临的发展起点滞后及国际秩序不公正问题;一些脱离非洲发展实际的附加条件进一步恶化了非洲国家原本存在的发展危机。……五十多年来,中国对非援助紧密结合非洲国家的历史发展任务,尊重非洲国家的发展需要和意愿。2000年以来,中国对非援助逐步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始终坚持对非援助平等、尊重与合作的理念。强调中非合作中的互助与共同发展,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绝不把外援作为干涉他国内政的手段,向世界展示着一个崛起的东方大国应有的政治风度和全球责任。——摘编自罗建波《西方对非援助效果及中非经济合作》材料三新殖民主义是在战后旧殖民主义体系瓦解后,帝国主义为维护其既得利益,对已经获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一种新的剥削与掠夺形式。它表面承认原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独立权利,实际上采取种种欺骗手段,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对已获得政治独立的国家实行控制和渗透,为它们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服务。老殖民主义是赤裸裸的,新殖民主义是有装饰的。——摘编自孙迎辉《新殖民主义问题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桑地诺革命的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援助非洲问题上与西方国家的主要不同之处。(6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今新殖民主义体系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有效应对殖民主义。(7分)
(2020·广东佛山顺德区高三适应性训练·32)在古雅典,公民大会掌握了所有城邦事务的决策权,但普通公民不具备专门知识和演说能力,因而部分受过专门教育和掌握演说术的“民众蛊惑家”在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现象
(2022·安徽省江南十校一模文综·24)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近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全国最大的大口尊、国内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器型独特的顶尊跪坐人像、国内唯一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圆口方体铜尊,以及象牙微雕、大量丝绸和纺织品残留物、碳化稻、竹和阔叶林树种等多种遗物。这表明
热门试题
1.
(2015·广东深圳·5)图1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
2.
(2014.江苏单科.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3.
(2019·广西贵港·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叫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
4.
1624—16411660—16851689—17131714—17601760—1800年均召开天数4243122100天以上100天以上年均通过法令5156777209表3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据此可知
5.
(2024·江西宜春二模·13)某思想家攻击英国议会制度,他说:“英国议会无非是公共意志的篡夺者,而且在英国式的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在选举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而议员一旦选出,人民又成为奴隶”。该思想家(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