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西欧各国先后颁布一系列劳工法案和社会保障法案,通过国家立法提高工人待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这些做法理解正确的是,西欧各国( )
A
建立福利国家,增进人民福祉
B
抛弃自由主义,关注弱势群体
C
调整生产关系,适应时代需要
D
协调民族矛盾,维护殖民统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社会矛盾加剧。因此,材料中提到“西欧各国先后颁布一系列劳工法案和社会保障法案,通过国家立法提高工人待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适应时代需要,故选C项;二战后福利国家才建立,排除A项;20世纪初,西方国家并未抛弃自由主义,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各国在国内采取的措施,与民族矛盾、殖民统治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辽宁沈阳三模·4)辽、西夏、金等政权除自身铸币外,多仰赖南方宋钱。苏辙称:“(辽)北界别无钱,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宋人张方平也曾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享。”这反映了( )
有学者说:“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的最包容、最民主的模式。”此“模式”
汉末名士的清议之风,评论时政、臧否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间舆论和仕途进退。“取士不由于乡党,考行不本于阀阅;多助者为贤才,寡助者为不肖;序爵听无证之论,班禄采方国之谣”。据此可知汉末( )
1980年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进行建设。”“香港、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区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欧美日本各国也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上述讲话强调( )
(2024·云南昆明高三“三诊一模”摸底·11)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实行“全体一致”原则。1928年《非战公约》提出“(缔约各国)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成立于二战后的联合国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这反映出
(2018·安徽蚌埠一模·21)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分析19世纪西方兴起的原因时,说道:欧洲人先是买了亚洲列车上的一个座位,然后买了一节车厢。弗兰克的核心观点是
重农学派是法国18世纪重要的思想流派。他们认为国家财富的根本在于土地和在土地上开展的农业,国家要优先发展农业,允许粮食自由买卖,废除封建义务,进而废除国家对工商业的限制,从而发展市场经济。其主张表明,该学派旨在通过经济改革( )
公元263年,魏灭蜀。司马昭命有司撰访吴地图,为灭吴做准备。针对汉代地图不设比例尺、方位不准的缺点,司空裴秀使用比例尺绘制《禹贡地域图》。据此可知( )
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热门试题
1.
(2022·广东省梅州市一模·2)商鞅所建立的军功爵制从一级至十七级可以逐级晋升;但汉朝军功爵制变为官爵和民爵两大等级,一级公士至八级公乘称为民爵,这是庶民和小吏的爵位,规定如有赐民爵超过八级爵者必须把超过的爵位转给兄弟子侄。这一变化体现出汉朝
2.
(2022·福建·6)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 )
3.
魏晋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极度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鄙视礼教和君臣关系。阮籍母亲亡故时,别看他照样下围棋、喝酒吃肉,似乎不拘孝子之礼,但酒肉之后长号吐血并以孝子闻名;嵇康临终写《家诫》教育子孙奉行儒家伦理。据此可知,当时
4.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____
5.
(2023·山东东营·2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以上表述,指明了这场战争的(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