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2)春秋时期,曾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楚国,在大败晋国主持会盟后,同伍于“中国”;“蛮夷之国”的越国继吴而起,“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一度“号令中国”。上述现象表明
A
蛮夷之国成为天下共主
B
国家统一基础业已奠定
C
诸侯争霸助推华夏认同
D
封建制度增强各国实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春秋时期,楚国由“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到“同伍于‘中国’”,“蛮夷之国”的越国,“一度‘号令中国’”,反映了楚国、越国等蛮夷之国,在争霸过程中,逐渐融入华夏族,说明诸侯争霸助推华夏认同,故选C项;春秋时期,只是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逐渐丧失,蛮夷之国没有成为天下共主,排除A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处于社会动荡、分裂时期,排除B项;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没有确立封建制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斯大林提出,个体农民经济即使发展生产,也无法使农村经济商品化,必须把改造个体农民经济的着眼点从实现生产劳动过程的社会化,转向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化;具体办法就是把千百万闲散惯了的农户团结在社会主义工业的周围。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之伟大,不仅仅在于它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在于它使得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丑剧。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2024·江西九江二模·14)19世纪20年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多半限于一些国家的局部地区,规模较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到19世纪中期,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包括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这一变化( )
《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
(2024·山东淄博二模·9)表2为某地不同时期流行的顺口溜。顺口溜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表2
(2024·安徽合肥一模·7)过去多数历史学者将袁世凯告密看作是戊戌政变的导火线,但随着新史料的发现,有些学者开始认为御史杨崇伊的密折或伊藤博文的觐见都可能是直接导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因素。由此可见( )
(2024·福建漳州二模·12)查理大帝及其继任者通常会指派一位伯爵、一位主教任王室巡察使,其主要职责是以司法权威听取针对地方伯爵的控诉,并举行相关的听证会。王室巡察使的设立
马丁·路德认为,用音乐敬拜上帝也是礼拜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能够带给所有人快乐。为此,他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制作音乐。1526年后,音乐已成为路德教派扩大影响的重要秘诀之一。马丁·路德的主张和做法
(2023·山东日照二模·3)下图为唐代一级地方机构(道或镇)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唐后期
热门试题
1.
培根曾针对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三项中国古代发明予以高度评价:“……这三项发明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第一项发明表现在学术方面(这里特指文字方面),第二项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在航海方面,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至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伟人,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材料中的“第一项发明”最有可能是指
2.
经济史学者在研究近代中国经济时,编制了如下数据统计表。表中数据表明( )
3.
“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俾斯麦回忆录里的这段话,表明他期望
4.
13、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该诗歌能够反映元朝
5.
(2014.海南单科.22)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027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243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183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696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1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