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西汉初期每遇重大灾异事件,皇帝多自责罪己;西汉末期,皇帝每遇灾异事件则罪及三公;到了东汉,因灾异事件被免职的三公人数大大增加。这一现象反映
A
君主权力不断强化
B
行政追责制度成熟
C
儒学理论限制皇权
D
三公地位不断上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两汉时期君权的强化。“天人感应”理论为约束君主行为,仁德施政。由题干表述可知,君主逐渐将责任转嫁到辅弼大臣身上,转化为君臣矛盾,故选A。题干表述中并没有涉及行政追责制度故B不选。儒学理论是封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虽有制约君主行为的内容,但不合题意,故不选C。选项D与史实不符。
相关题目
孝文帝将汉族的门阀制度正式推广到鲜卑族中,使鲜卑贵族士族化,从而在根本上调和了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之间的矛盾,把不同民族的封建统治者变成了阶级利益一致的一个阶层。这说明( )
希腊化时代各个王国的希腊城市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自治传统,有些城市中甚至依然存在着诸如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以及公民的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但作为希腊城邦本质特征的公民团体的集体自治权已不复存在,封闭和狭隘的城邦观念逐渐消失。这反映出希腊化时代( )
(2024·浙江杭州二模·11)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的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由此可推断( )
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远征期间,亚历山大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斯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在中亚,亚历山大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结婚。同时,他的80个战友也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的女儿结婚。上述举措意在( )
(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3)据历史记载,西汉户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2020·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四次联考·31)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实行包干到户,当年就获得粮食丰收。当时农民中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反映出此时我国
(2025·陕西榆林高三模拟·9)汉代谏议随皇帝左右,谏诤和讽议皇帝言行,隶属宰相。唐代谏官分台、谏两种,台官主要负意纠弹百官,谏官主要负责规谏皇帝。宋代置谏院,掌规谏朝政得失,谏官的任免不再由宰相决定,台、谏官均由皇帝亲擢。这一变化反映出( )
(2024·福建漳州二模·4)表1 辽朝追尊皇帝一览表据表1可知,辽朝追尊皇帝旨在
据考古新成果,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这表明
热门试题
1.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6)有研究表明,从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75年宪法颁布的近100年中,法国经历了共和与帝制的多次反复,在帝制时期经济更加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2.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需要解决苏联经济尽快工业化的市场任务,然而工业化对于每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的要求远比新经济政策能给与的要多得多。这表明新经济政策
3.
表2是1910~1990年美国、德国(联邦德国)、英国、日本四国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统计表。其中②对应的国家是( )
4.
(2020·广西梧州·4)下图是19世纪末的一幅西洋漫面,该漫画反映了( )
5.
(2022·山东省菏泽市一模·1)进入2022年,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图1)成为“网红”,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这些高鼻深目、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的青铜器,没有留下文字信息,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图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